辛辣点评
□河北杨玉龙
近年来,视频网站蓬勃发展,平台上常会出现点击量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爆款”影视剧。然而,当视频点击量已成为评价影视剧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击量造假产业链也应运而生。若对“流量作弊”现象不加制止,对那些踏踏实实为观众制作优秀内容作品的影视从业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伤害。(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0月22日报道)
“流量作弊”虽然是“常态”,但终归是不守规矩之举。不仅会让“拼流量”“拼点击量”成为行业潜规则,而且也不利于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对“流量作弊”现象需要治理,其一,行业的良好操守至关重要。无论是制片公司、视频网站,还是当红的“流量明星”,应该以“诚”相待,即便再相中“利”,应该走正规渠道。比如,凭质量过硬的影视作品赢得好口碑、高流量。
其二,有赖于行业的有效监管。“流量作弊”干扰了视频网站的正常功能,破坏了网络视频行业的市场公平秩序,也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公认商业道德,相关部门就须拿出有针对性监管办法。诚如专家建议,应建立行业通用的“黑名单”制度和曝光制度,让频繁造假的制片公司受到惩罚。
其三,须有严厉的依法惩戒。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中关于诈骗犯罪和非法经营罪的相关规定,也能对一些产生比较严重后果的行为作出约束。“流量作弊”不仅是商业道德问题,更有可能已经涉嫌违法甚至犯罪。
演员没有演技,投资没有活力,光有“高流量”又有啥用?数据光鲜的背后践踏着诚信与法律的底线,观众也不会买账。视频网站“流量作弊”不能成通病,请各方引起重视。
新闻推荐
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23日讯,10月21日3时许,辽宁葫芦岛市绥中县附近海域,一艘“湘安化机3699轮”运砂船因风大浪高发生意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