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慧 通讯员 黄涛
10月19日,在秦皇岛路与银川路交会处西侧,两处房屋正在拆除中。房屋拆除后,原本“凹”字形的秦皇岛路将实现全线贯通,成为进出日照西综合客运站的主干道。
曾经,在宽敞整洁的秦皇岛路上,有两处平房孤零零矗立在路边,犹如一座孤岛,过往车辆被迫并道缓行,不仅严重影响道路交通,同时房屋老旧破败的外表也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其实,这两处房屋“盘踞”在路边已长达8年之久。
2011年,北京路街道小董家村面临旧村改造,在其他村民都已签订搬迁协议并腾空房屋时,仍有兄弟两人对拆迁补偿标准有异议,并且提出只有满足条件才能签协议,但其所提条件远远高于补偿标准,村“两委”表示无法满足,故而两处房屋就这样“留置”了下来。
随着城市的发展,村内原有电线杆、自来水管道等都已迁移,居住处无水无电,生活极其不方便;且正处“凹”字洼地,交通事故多发,经常面临车辆冲进房屋的危险,村“两委”多次派人劝说,但兄弟二人仍有顾虑。
2013年,小董家村新任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兄弟二人的家中了解情况。面对兄弟二人提出的拆除条件,村支部书记的心“当时就一沉”。
“因为村里其他村民都已早早搬迁,如果我们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对其他村民无疑是不公平的!”在前去做工作之前,小董家村两委成员就确定坚守“底线”,在补偿方面严格按照上级相关文件和补偿政策,确保公平公正,无任何特殊待遇。
一次次看望,一次次劝说。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村支部书记都会和村两委成员一起上门探望,送粽子、送米面油、送祝福,并帮助他们向上级申请补助、给老年人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
以真心换真心。多年的关心和爱护,让一大家子人的态度都有所缓和。
今年3月份,为配合日照西综合客运站启用,秦皇岛路将实施拓宽改造,再任由该处房屋停留,不仅将阻碍道路通行能力提升,还将严重影响城市形象。
坚决拆除!面对道路提升改造的时间表、路线图,街道负责同志和村支部书记分别立下了军令状。
随后,7名村两委成员制定了轮班表,做好手头工作就去看望老人,同时对兄弟二人进行说服、引导。同时街道干部也与两委成员一起,多次上门,对兄弟二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份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大,8月份,老大率先搬离,因安置房面积有限,无奈只得将父母搬到小儿子家中。
有进展就有突破。村两委成员抓住时机,对小儿子及其母亲展开说服教育,并为老人选了安置楼一楼,安装了必要的起居设施,最终,在开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最后一户也成功签订搬迁协议。
村支部书记至今还清楚记得签协议的时间:10月16日。第二天是重阳节,考虑到老人对故土的感情以及节日气氛,村“两委”特意买了牛奶等物品赶到小儿子家中,一方面与老人一起过节,另一方面确定搬迁时间,最后商定10月19日搬离。
10月18日晚,村“两委”派人与老人及其家人守望老屋最后一夜,第二天凌晨6时左右,北京路医院的医生护士前来,为两位老人量血压、检查身体,确认身体无碍后,才将早已打包好的物品搬离房屋,随后,全部人员撤出,挖掘机上前,挺立了8年之久的老房屋终于实现和谐拆除。
拆除过程中,周围晨练的市民经过,都忍不住为工作人员竖大拇指点赞。
房屋拆除并不是结束。在兄弟二人均搬到安置楼上后,村“两委”经常派人前去探望,尽力为其解决生活上的不便。
新闻推荐
□马涤明广西南宁一名初二男生,不仅围殴、持刀追赶同学,还自称“老大”经常犯事。学校领导称,他是一名“问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