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家”南京水平方店卫生乱象最新处罚结果来了!3月29日,记者从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店存在临时聘用无健康证人员上岗、在洗菜池内清洗拖把、改变后场许可设计通道致使人员翻爬台面等行为,被顶格处罚,共罚没417858元。(3月30日《现代快报》)
因食品安全和后厨卫生问题,知名餐饮品牌“外婆家”被顶格处罚41万余元!消息一出,便立刻上热搜,引发广泛关注,主要原因当然是这高达数十万元的罚款。诚然,餐饮商家因卫生没搞好就被罚41万余元,如此高的数额确实少见。在大家看来,这比去年引起热议的“五星级酒店不洁事件”的处罚力度要大得多。不过,“外婆家”此次被罚41万余元“巨款”,真的罚到家、罚到位了吗?恐怕未必。
首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处罚决定仅可以看作一次“被动执法”和“偶然事件”。为什么这样说?此次外表光鲜、口碑不错的外婆家之所以“东窗事发”,并不是缘于监管部门的正常执法检查,而是因媒体暗访曝光才让监管部门介入调查。这样的处罚,纵然十分严厉,但被罚商家仍可能心存侥幸,自认倒霉,并不会引以为戒。在外界看来,这也不过是被监管部门偶尔抓住的一只“出头鸟”而已,这次处罚也许只是一个特例,并不能代表日常监管处罚的普遍力度。
其次,单次罚款41万余元已是《食品安全法》所规定的“最高20倍”的顶格处罚,但若不溯及既往,谁敢说它已涵盖“外婆家”所有违法违规行为和“不洁操作”?毕竟这只是针对此次被曝光的一家门店的一次问题事件而已。况且对于“外婆家”在多地拥有门店的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一次被罚几十万元也许多少会有些“肉痛”,但绝对谈不上“痛彻心扉”。虽说监管处罚并非都要将被罚对象置于绝境,可如果罚得不够多、不够重,恐怕难以引起重视。所谓“痛改前非”,不深痛能真改吗?
再则,这次处罚尽管罚了几十万,可它只是单处罚金,并没有附加相应的信用惩戒、行业限制等配套处罚措施,这样一来,可以说是“交了罚款就没事”,只要将责任都推到事发门店头上,再说几句“监督不严、有负众望”之类的套话做样子,然后便可“门照开、钱照赚”,所以惩治与震慑效果其实非常有限。不仅如此,仅是处以罚款,没有加以深入整改,堵塞监管漏洞,更没有举一反三,建立针对如此“黑暗后堂”的长效治理机制,又怎能算是切实“罚到家”“整到位”?
当然,南京市场监管部门此次开出“天价罚单”,传递出监管信号,今后对于类似食品安全、餐饮卫生问题的处理将会越来越严,罚单会越开越“大”,这是人心所向,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警示。然而从网友的评价来看,人们还是希望能对违规商家给予更加严厉和“真正到位”的处罚。如一经发现便“立即关店”并“终身禁入”等。□徐建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阳通讯员刘霄云)近日,市中区二七新村街道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抓实抓细安全生产工作,为辖区发展提供强有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