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一次活动中,作家麦家受邀担当2019年当当阅读推广大使,在《我们不是榨汁员,我们是果农》的主题演讲中,他表达了对碎片化阅读的深刻看法。
“作为作家,出版社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写的书出版不了等于白写,没有出版社,我们的价值等于零。它并不是完稿就结束的事,写作的最后一步是传递到读者手上,如果到不了,那么写作的过程就没有结束。”对于写作和阅读的关系,麦家如此理解。
在阅读这件事上,麦家说,太多人喜欢能够马上活学活用,对功利性的迎合成为这个时代的阅读期待。出版界去迎合它似乎无可厚非,它是出版社追逐的利润点,但当“求人不如求己”“心灵鸡汤”“爱情十讲”这类书成为市场的热点后,出版的后遗症就会逐渐显露。移动互联网兴盛和3G、4G技术的应用开发,使这类纸质图书根本就无法与微信和各种音视频APP相提并论,因为它们在这种书籍面前有天然的优势,它们不仅变化多端、快捷方便,甚至东拼西凑就能从一个网站或者公众号上粘贴出阅读量十万、百万的文章出来。久而久之,公众号可能成为千万粉丝量级的大号,这种功能性图书的市场迅速被瓦解。
麦家认为,随着知识结构的变化,在满足功能性阅读需求之后,人们对所谓的“无用之书”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而这些书是跟人生彻底粘连在一起的。这些书是将来出版社应该大发力的地方,它是公众号和APP做不了的。出版社和作家联合在一起,互相促进、互相耕耘、互相等待。这种书可能需要三五年的培育,就像果树一样需要编辑和作家一起策划、一起施肥、一起收获。这样的书就是未来出版社应该去大力培育的。作家要拿出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出版社也要有十年等一剑的心态。这样的书虽然是产品,但它是特殊的产品,它对人心的关怀、对人心灵的抚育是金钱买不来的。
对出版业的未来,麦家很看好。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从各种理论包括客观角度分析纸质图书,出版还有非常广阔的前景。老百姓手上有钱了,有钱才能买书。40年来,大学生的数量也一直在增加,如今,8900万大学生群体就是纸质图书的深度阅读人群,并且还会继续增加,这些是将来潜在的阅读人群。
在演讲最后,麦家有一句这样的金句:“世界很大,但书最大,因为书能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当当的“阅读丈量世界”的理念与麦家的这句话毫无二致,正因如此理念,麦家成为2019年当当阅读大使理所当然。(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新闻推荐
回复5***59:嘴唇上火起疱怎么办?177****8606:由于上火而导致嘴唇起疱的时候,可以涂抹一些膏状药物或者是涂抹一些护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