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和林
【逐利的竞赛总有个终点,人不同于机器。不仅仅是个人或者企业,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意识到,财富的创造是以人为基础的,只有人性得到充分关怀、健康得到足够重视,财富才谈得上有价值,工作才有意义。】
近段时间,关于互联网行业的各种争议事件屡上头条,前脚裁员风波没过多久,996.icu又上线了。不少互联网企业实行所谓的“996”工作制被曝光。一时间,由996工作制引发的工作与生活、健康的问题成了网友们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这个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奋斗的时代,作为处在行业金字塔顶端的互联网行业更是在过去几年成为了创新和奋斗的代名词。然而,光鲜的外表下,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艰辛,普遍的高薪对应的可能是无休止的加班。而996工作制便是加班文化的产物,早晨9点到晚上9点上班,每周工作6天。除此之外,大多互联网企业集聚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而往往大城市交通也较为费时。可以说,一天下来,在家的时间可能只有睡眠时间了。
996工作制的争议一经爆出,便有不少人指出这严重超出了《劳动法》规定的工作时间。当然,但企业也可能因为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免于违法,自愿加班协议便可以为其提供庇护。抛去违法问题,不少人会有疑问,互联网行业发展多年,996工作制已经存在不只一天,为什么直至今日才突然有很多人出来抵制。我觉得,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忍不了了!
996工作制的诞生其实最本源还是来自于对金钱的追逐。在我国,互联网发展十几年间,奋斗致富的不在少数,在互联网的机会风口上,努力万能论再次被滥用,企业拿着各种各样的案例诱惑员工,对其做出工作与工资的等价互换承诺。在这样的环境下,码农们舍弃了休闲时光,毫无保留地投入工作。与此同时,企业在一旁为员工加油打气,感谢员工以企业为家,为了公司奉献自己。
一切发展得如此顺利,在这样的模式下,996工作制渐渐地就不需要奋斗、道德等外衣庇护,成为了行业潜规则。而这之后,企业堂而皇之地要求员工超长加班,而员工自己也习以为常,终于“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
而今996工作制遭抵制,实际上就是互联网愿景破灭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退,如今坐在宽敞明亮办公室里,敲击键盘如同敲击琴键般的程序员较之多年前的工厂职工区别越来越小。没有了巨额的利润增长,没有了疯狂的资本投入,互联网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而作为发展期的遗留产物996工时制也顺理成章成为企业缩减成本的利器。
此次抵制事件必将带来转机,各行业的工时标准将会进一步得到规范。
不能否认,正是由于大量互联网从业者996工作,我国互联网企业这几年得以弯道超车,一些互联网巨头在世界互联网占有一席之地,那些从落后到先进的技术,离不开程序员没日没夜的奋斗。但笔者也想向社会呼吁,逐利的竞赛总有个终点,人不同于机器。不仅仅是个人或者企业,更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意识到,财富的创造是以人为基础的,只有人性得到充分关怀、健康得到足够重视,财富才谈得上有价值,工作才有意义。
(作者系经济学者)
新闻推荐
4月8日,从北京市公安交管部门获悉,4月4日4时许,南某(男,45岁,前足球运动员)醉酒后,驾驶小型轿车在东二环朝阳门桥南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