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孕产妇吴梦不顾医生劝阻,产下一子。同月,进行心脏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和肺移植手术,成为世界首例高龄肺动脉高压产妇肺移植手术。2018年12月17日,吴梦因肺部真菌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再次入院。今年4月1日,吴梦在从医院回到家的途中去世,享年43岁。
吴梦的主刀医生——被称作“中国肺移植第一人”的陈静瑜,在微博中写下这段话:“肺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容易诱发感染,所以受者必须遵守医嘱加强随访,但吴梦对医生抗感染用药不信任,觉得术后花费多,拒绝必须的用药治疗,导致双肺反复感染,诱发慢性排斥。她甚至不遵医嘱、不吃排异药,请精神科医生会诊有性格分裂,她在我决定二次移植时写给我的信中也觉得只有神能救她,而不是医生。我最后也很无奈,觉得自己一心赴救只能救她身体的疾病,但救不了她的心灵。”
吴梦的离去让人痛心,更让人思考生育的本质和意义。
遇见“偏执狂”
2018年初,吴梦来到无锡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她平静地把检查单递给产科主任马锦琪。马锦琪接过之后,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共两张超声,一张提示宫内早孕,另一张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重度肺动脉高压(吴梦的肺动脉压112mmHg,而正常不超过30mmHg)。
这意味着什么?就是说这个看上去娇小玲珑、笑靥如花的姑娘,随时可能死去,更不用提怀孕生孩子了。“肺动脉高压意味着心脏已经没有力气将血液泵给肺,若不及时治疗,人会因全身缺氧而死,而怀孕无疑会加重这一切。”妇产科医生田吉顺这样解释。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是最危险的病之一。根据统计结果,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十一,但围产期死亡率却高达30%~50%。
因此,国际和国内的肺动脉高压指南都明确建议:肺动脉高压女性避免妊娠。马锦琪的第一反应就是,建议吴梦终止妊娠。
然而吴梦却坚定地回答:
我接受一切可能的风险,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要坚持怀孕,直至分娩。说着,她递上了事先准备好的“免责声明”。吴梦的先生也表示:“风雨无阻。”
艰难的谈判
2018年5月初,吴梦住进了无锡市人民医院肺移植科。医生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什么时机把孩子“取”出来,以及怎么取出来。
经过多个科室专家反反复复的讨论,医生最终决定在胎儿生长到26~28周之间的时候终止妊娠,用剖宫产的方式把孩子生出来。但是剖宫产也并非万事大吉,因为术中和术后也是难关。“当孩子取出来后,多出来的血液会迅速回流到心脏,造成心脏超负荷运转。产后24~48小时,是观察心脏能否恢复到正常运转的关键时期。只有过了这两个坎,才算平稳度过危险期。”田吉顺这样解释。
显然,吴梦的心脏承受不了这样的挑战,所以医生建议,在剖腹产手术前,在全麻下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人工肺+人工心脏),来替代吴梦的心肺,为她保命。
还有另一个两全的方案:剖宫产的时候,结扎子宫动脉上支,如果术后出现大出血,就做介入术或者手术切除子宫;如果剖宫产的当时出现大出血,就当即切除子宫。
医生带着这个方案跟吴梦做术前谈话。意外的是,吴梦接受有大出血就切除子宫,但绝对不接受使用ECMO,更不能使用全麻。“我怕自己再也醒不来,看不到宝宝了。”吴梦这样解释。她此时已经隐隐地感觉到,很可能自己上了手术台再也不能醒来,如果死前连孩子都看不到一眼,她接受不了。
如果不接受保命的武器,让母亲冒着不到百分之一的希望去闯关,即使孩子活下来,失去了母亲,对孩子而言,何尝又不是痛苦的一生?无锡市人民医院的专家们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了吴梦接受这个方案。
九死一生的历劫
2018年6月16日,马锦琪团队在全麻ECMO辅助下为吴梦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手术很顺利。刚结束剖腹产的吴梦躺在病床上,向玻璃另一面的家人做出胜利的手势,然而,躺在病床上的吴梦,因为持续性心衰不能纠正,一直不能撤除ECMO,她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实际上,像吴梦这种病人,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心肺联合移植,或者做心脏畸形的修补同期双肺移植。会诊的时候,陈静瑜提出给吴梦做这个手术,所有的医生都表示强烈反对。直白点说,如果给吴梦做手术,手术台上下不来,那可是生生又造出来一个孕产妇死亡事件。“如果吴梦是你的女儿,你会给她做这个手术吗?“陈静瑜问。
最终,陈静瑜团队还是决定给吴梦做心脏修补同期双肺移植手术。然而肺源到哪里去找?吴梦能够等到移植这一天吗?幸运的是,产后第11天的吴梦,就等来了合适的供肺。“修心换肺”,陈静瑜这样来描述这个手术,“不管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还是肺移植手术,都是大手术。更难的是,要两位术者默契配合,中间不能出半点差池。”
为了保吴梦手术顺利,陈静瑜联系到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著名的心脏外科专家陈鑫来主刀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完成心脏手术之后,又让心脏跳动起来,陈静瑜接力,一气呵成完成了肺移植手术。手术持续了八九个小时,仅仅输血就用了5000mL。
这次手术,终于把吴梦的一只脚从鬼门关拉了归来。术后第5天,吴梦就顺利撤除了ECMO,心功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除了术后一周因咳嗽乏力,做了气管切开以外,一切恢复得都很顺利。
写在结尾
顺利走出ICU的吴梦,最想见到的就是儿子。小家伙安稳地熟睡在保温箱内,并不知道妈妈为了他的到来承受了什么。“不管命运如何对待我们,我们永远不能失去: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液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作为一个知名网络作家,2015年,吴梦曾经在自己的连载纪实小说《活着》中这样写。
在这本书里,吴梦以亲身经历为原型,记录了肺动脉高压这种罕见病群体的故事。吴梦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能通过她的书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病,以避免更多悲剧发生。
为她做心肺手术的陈静瑜,在征得吴梦的同意之后,把这个故事发到了微博上,激起了网友的讨论。
有人说吴梦:“在这种情况下怀孕也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其本质还是自私,拿自己的命来赌,自我感动、自我高潮,还是要感慨一句医者仁心。”
有人说,用命生子,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这是属于她自己的选择。也有人认为吴梦是在浪费医疗资源,质疑她为什么可以那么快等到肺源。
陈静瑜的心里也很纠结,他理解生而为人,吴梦有渴望活下去、渴望结婚生子的权利,也感慨母爱的伟大与艰辛,感慨生命的奇迹与坚韧。但吴梦的倔强也让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感到后怕,他反对这种几乎赔上性命的冒险。
肺移植中心ICU主任许红阳说:“管理ECMO下剖宫产术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极高危重症产妇真的还是第一次,成功管理肺动脉高压产后双肺移植和心脏修补的也是第一次。时常感叹这女人的生命力如此顽强,终不知道是该赞叹现代医学,还是命中一切早已注定。”
从医学的角度出发,吴梦的做法是在挑战科学、挑战生命,这是一招险棋,赌上的不仅是自己的性命、腹中的孩子,还有医务人员承载的压力以及几个家庭的幸福完满。
生前,吴梦说,她支持陈静瑜把她的故事放到社交网络。“不值得模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不能妊娠,不要再让更多的人犯错。”
(刘颖慧任悠悠)
新闻推荐
“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读郑板桥的《春词》,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