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纤细,春风三月,我来到江南。白墙灰瓦,深宅玲珑,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的别韵。行走在幽深的百年古巷,青石板铺就,质朴的色调,古朴的老屋和巷内的清风扑面,我似乎回到了读本里的民国。烟雨深巷连接着两头,一头是砥砺前行的盛世繁华,一头是远逝久矣的寂静民国。
一个书生在魂牵梦绕的江南,穿越了他的世纪,探访远逝的民国人家。大红灯笼高挂,五彩旗袍窈窕。民国在我浅浅的记忆是一个学派纷呈,书香满溢,大师云集的年代。漫步小巷,轻抚剥落的灰白,轻嗅淡淡的笔墨沉香,仿佛悠远的美好又重抵我的眼眸。
春意漾水遍绿了江南两岸,三月江南少有丽天朗日。独自行走在街区巷陌,似乎更像游乐于偌大的园林,处处都能望见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精美巧致的雕琢,黑漆的色足显江南千古的厚重人文底蕴。行人如云,街面却一尘不染。即使街市的店家招牌的底色与斗字也别有文化气息。行人行脚不慌不乱,游人相问相扰,谦和恭敬回应。即使雨天来临,依旧不慌不乱,依旧儒雅。曼妙玲珑,柔美少女乃江南一景,艳红两岸,醉了红尘的眼,吴侬软语古韵似从唐宋而来。
满街花蕾泛红在枝头含苞欲放,正是春雨飘潇之时。那纤纤微雨,细如发丝,垂落发梢垂落眼眉,润物无声,若不细细观瞧,绝难察觉垂落的雨丝。何时雨住何时雨来,无人能晓,当轻拭面额,丝丝雨露竟润透了脸颊,这便是我一梦重抵的烟雨江南。
小桥流水,静默流淌,时光在这里似乎缓缓了。我站在桥头,灰瓦白墙的江南人家沿河而居,直抵我视线的尽头。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等候亲人远归的码头,一同守望木棉花开的日子,一同厮守着岁月流水般的静怡,直到岁月的尽头。
江南水乡人杰地灵,乃文宗俊才频出的文脉书香之地。文化书院遍及江南,朗朗读书声,声声入耳。盛名久矣的四大书院其三便在江南。一个雅一个儒便道尽了江南千古风流,于一个书生总有挥之不去的情怀,眼里总有悠长的诗情画意,绵延千里,让我远道而来。江南是晨钟暮鼓,烟雨蒙蒙的诗情画卷,只等一个古朴书生风尘仆仆,间关千里前来打开镌刻风韵的画轴。
大漠深深,两袖轻尘,我一梦到江南。
新闻推荐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深(二)受访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心理卫生协会 鱼佩洁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有的行为和习惯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继承,尤其在人格的自我塑造上,容易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