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坪村南边有一条河,流淌千年。
山水滋养的村民嗓门亮,连骂街都有特色,两个人骂到兴致高涨时,一句长音儿夹着一句短音儿,抑扬顿挫的,像是唱山歌。
扶贫书记李胜利走马上任的第一天,人刚进村,便听到老糠媳妇和栓宝媳妇对骂,于是和村长打趣,德福,你这是组织了乐队来迎接我的吗?
村长德福一听,古铜色的脸上泛起一阵热红。德福介绍道,两家的矛盾源于一座木桥。
其实,护村河上有一弯拱桥,一端连村子,一端连山路,是村里人耕作、上学的唯一通道。自从王栓宝自家架了一座木桥后,与张老糠的矛盾就接憧而来。
用德福的话说,护村河通人性,在张老糠的家门口收了一下腰,原本五六米宽的河面,一下子瘦到两米宽。栓宝图省事,就在河道收腰处搭了几根椽子,一头架在河对沿,一头架在张老糠家地基上,形成了一座木桥。
这本是一件好事。德福说,村里人每每翻过桥后,因为先路过张家,就向张家道谢。时间一长,王家不乐意了——桥是我搭的,你家却落了好?
偏偏老糠媳妇儿爱矫情:椽子是你家的,但搭在俺家地基上,受一句谢咋了?
一来二往矛盾就来了。最后,王家每次过桥后,干脆直接拆了桥。张家一赌气,也买来几根圆木搭在河面上,偏不许王家人过。所以关系越来越僵。
李胜利听后,心里犯嘀咕,都说人心齐泰山移,邻里不和,人心能齐到哪去?
于是,李胜利当晚便走进了张老糠的家:大爷,我是驻村扶贫的李胜利,以后您要多支持啊。张老糠不买账,任你苦口婆心讲政策,我就一句话:要我让步?没门!
无奈,李胜利又去作王栓宝的工作,栓宝更是一根筋,脖子一梗道:你算老几?让我妥协?别想!
折腾了大半夜,毫无收效。回到村委会,德福走过来说:他俩就是两头犟驴,你有你的千条计,他有他的老主意,油盐不进,还是省省力气吧。
谁知此言一出,李胜利却来了精神:嗯,德福,你说得对,对付这俩老倔头,还真得用计。
几天后,月旦坪骤起山雨,河东段的桥年久失修,垮塌了,孩子们连上学都出不了村。
张王两家依然在干仗,山歌一浪高过一浪,此起披伏。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大喊,声音就像炸雷:都别吵,先搭桥,让孩子们过桥上学去。
二人循声一望,只见李胜利扛着两排竹筏走来,竹筏与河面的长度刚刚好:你们有吵架的工夫,都过来帮我搭把手,把竹筏架在河面上,先搭个桥面让孩子们过河上学去。
二人正在生气,谁也不愿帮忙。李胜利说:行,你们不动,我就自己来。
他固定好竹筏的一端,又“扑腾”一声跳到河里游到对岸,然后又搬起河边的一块大青石,本想压在那端的竹筏,谁知脚下一滑,他一个“趔趄”摔倒在地,接着就“哎呦,哎呦”的惨叫起来。
大家伙一看李书记被石头砸了,才慌不跌地跑来帮忙。桥面修好后,李胜利也因脚伤拄上了双拐。
一天,王栓宝和张老糠结伴去村委看望李胜利,王栓宝连连道歉:李书记,让你受苦了,都怪我小心眼,老跟张大哥较劲,怪我怪我。张老糠也是不停地说着类似的话。
大爷,可别这么说,我还要谢你们呢,河面上一直用你们家的圆木当桥梁,你们是在办好事。李胜利满脸笑容,继续说:等我脚好了,首先要修桥,为村民修一条通往大道的桥,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张老糠和王栓宝不住地点头:好好好,书记放心,我们不闹了,等修桥时我们一起出人出力。
德福也有些不好意思:修桥本身是村委的事儿,是我的工作不到位,才把事情弄成这个样子。
看到李胜利并没有埋怨自己的样子,在两头犟驴离开后,德福压低声音问李胜利:书记,你说实话,这脚是真伤了,还是你使的计?
李胜利一笑:当然是计,不信我走两步。脚刚落地,他就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不走了,不走了,你爱信不信。
新闻推荐
奶茶究竟有多火?4月3日,《美团外卖奶茶真香消费报告》对外披露,去年美团外卖奶茶订单量突破2.1亿单,远超咖啡品类的订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