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4-11 15:25   https://www.yybnet.net/

有的茶大约是用来炒作而不是用来喝的。比如,1斤几千元到数十万元的岩茶。近年来,武夷岩茶价格持续攀升,各种贴着“大师”“山场”标签的岩茶充斥市场。

少年时,常见母亲摘了野茶,在自家的土灶锅里,炒出一锅绿茶,很好喝,而专业的制茶,更是将炒茶技艺发挥到绝佳的程度。但如今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这些“奢侈品茶叶”,却是以标签、概念“炒”出来的。对此乱象不能不警惕。

中国的茶叶,门类众多。而岩茶,则是福建特有的一种茶叶,主产区为武夷山茶区。所谓“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诠释的是岩茶生存环境的奇特和采摘的不易。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力推“岩茶”概念并无不妥,定价高一点也不奇怪。但是岩茶本身的制作过程并没有多奇特,和多数茶叶的制作相类,无非做青、揉捻、炒青、初烘、复焙等程式。

要炒出好茶的确需要凭借炒茶师傅的技艺。同样的茶叶,能不能炒出佳品,考验的是眼力、手力和“心力”。因此,“艺高价高”可以有,但玩起唬人的天价,那就过头了。何况把杂七杂八的茶叶也“包装”为岩茶,本身就是欺诈行为。

据了解,不少外地茶商或是到武夷山收购散装茶叶,或是挂靠武夷山的茶企,或是将外地茶叶运到武夷山加工,然后贴上武夷山特定山场标签,通过夸大渲染,忽悠消费者,卖出高价。所谓大师岩茶来路竟然如此不正。

很多报道都提及,一些地方,资深炒茶师越来越少,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但是某些不良商家,正在批量生产各种大师:从1斤六七千元的小罐岩茶,到1斤一二十万元的精品茶,形形色色的“大师”签名印在茶叶包装上。

概念先行,是炒作的套路,或者是通病。但茶叶的制作和销售,玩不得虚头。一个源于茶文化和现实环境的概念,值得肯定,但由不得生搬硬套、胡吹一通。茶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茶饮讲究一个淡泊,如此吃相难看,如此不择手段,真是对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大不敬。市场之事,遵循的是市场规律、规则。喝到肚子里的该是茶韵,而不是虚假的价格。

就此乱象而言,需要正本清源:定价上,需要拧去水分;命名和推广上,需要求真务实。整治茶叶市场的乱象,先得把伪大师及其利益链给“治”了。这不仅仅是为了呵护某个地方茶品牌的声誉,更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据《光明日报》

新闻推荐

刻不容缓!给危化品“大体检”

本报讯(记者孙鸿)为深刻吸取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坚决防范和遏制类似事故的发生。按照市政府安...

相关推荐:
诗歌 四月的早晨2019-04-11 12:46
小产权房最好别碰2019-04-11 11:32
猜你喜欢:
评论:(茶是用来喝的 不是用来“炒”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