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对“进试卷”当有预警机制

来源:皖北晨刊 2019-04-15 17:48   https://www.yybnet.net/

□张涛

4月9日,网上传出上海市杨浦区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中,综合运用版块出现了几乎整整一页“饿了么”相关题目。试卷被发布至网络后,引发广泛讨论。对此,上海杨浦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经核查,未发现该命题团队成员和饿了么订餐平台有商业往来,或参与相关商业活动、收受广告费用的情况。

实际上,按照常理推断,人为植入广告的可能性并不大。《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中小学生和幼儿的教材、教辅材料、练习册、文具、教具、校服、校车等发布或者变相发布广告。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一百万元罚款,还可能吊销营业执照。以往,个别在学校违规打广告的大都是一些小企业,对于大品牌来说,在试卷植入广告的违法成本远远大于广告效果,相信企业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退一步讲,即使企业愿意,教育部门也未必敢接。因此,这起事件大概率是一起过失事件。命题人单纯从考查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角度进行命题,通过学生概括“饿了么”的企业精神,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论证能力,并没有意识到客观上已经构成了广告行为。

今年2月,教育部通报三起商业广告进校园事件,再次强调提高思想认识,树起风险防范屏障。但人为的商业广告行为容易识别和防范,无心之失造成的“被广告”往往防不胜防。近两年几起广告事件发生在语文考试中,这并非巧合。一方面,语文试卷引用的材料大都取之于媒体报道和公开文章,难免涉及一些企业的品牌名称,导致广告嫌疑;另一方面,命题者有自身的思维局限性,在专注于材料考查价值的同时,容易忽视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此,除了要求命题人多长点心,自觉规避有广告嫌疑的内容,更需要建立预警机制,提前发现问题,从源头杜绝广告。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审查委员会,对于学生使用的教辅材料、试卷、练习题等进行审读把关,防止命题过失,消除广告嫌疑。

新闻推荐

女子凌晨吃安眠药寻短 原因疑与感情有关 经救治已无生命危险

记者覃乐维晚报讯13日凌晨4时左右,在城中区文昌路的阳光100小区里,一名年轻女子在家中吃安眠药寻短。然而120医务人员赶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对“进试卷”当有预警机制)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