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
在教育上第一个提出“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是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斯霞老师曾经说过:“作为小学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朴素的道理,可是实践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
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与童心同频共振
记得那是一个阴雨天气,我给一个有病的教师代课,一上午连上了四节课,嗓子累得涨痛,加上本来就有的职业病――咽喉炎,感觉有些不妙,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坏。最后一节是班会时间,上课铃响了快五分钟了,我才从办公室里慢慢地走出来,真想多歇一会儿。刚到班级门口就听见班级里一片吵闹声,我不由地来了火。我绷着脸进了教室,教室里马上一片安静,同学们都用大眼睛盯着我,仿佛我身上穿了奇装异服。
我没多想就拉开架势一顿数落,然后是摆事实讲道理,学生安静地听着,没一个人说话。最后我叹了一口气,说:“老师今天讲课已经很累了,可是你们还让老师这么操心,我看你们是要认真检讨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了。今天晚上每人写一份检讨,明天交上。”
第二天,班长邵新到办公室来找我,她慢慢地走到我的面前,想说话又好像很难开口的样子,我问她:“怎么了,有什么事吗?”她小声地说:“老师,我们昨天惹您生气了,真对不起,其实我们没有吵闹,而是在自己开班会,自由发言,我们看您太累了,所以……”我一时没明白怎么回事,哦,原来我迟到了,学生自己组织开班会讨论议题呢。想想昨天我不问青红皂白就绷起脸批评人的样子,真是为自己感到惭愧。为什么就不给学生一点解释的机会呢?学生都能够理解我,体谅我,而我却像要求大人一样要求孩子们,我是多么的狭隘呀。我要好好地反省一下,和他们天真的童心一比,我的教育显得粗暴、冷酷,这不应该是一位合格教师的教育方法。这件事不大,可是它却告诉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拥有一颗爱心,理解和关注童心,才能与童心同频共振,教育才能放射出人文的光辉!
丢掉主观臆断,读懂孩子的心理
我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位能读懂孩子心理的教师,我经常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在教育学生方面,我尽量贴近孩子们的想法,想方设法让自己做一位好老师。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小事却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使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方法。
那天早晨,阳光明媚,我一脸笑容地走进班级。由于我的到来,屋里更静了,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突然,前排的一名男生站了起来,带着哭腔说:“老师,今天早上黄河、李子阳、张林森他们把我抬到停车场,打了我一顿,还踢我……”话没说完就哽咽起来,一脸委屈的样子。听完他的哭诉,我的热情全没了,愤怒占据了大脑的全部,我天天强调纪律,竟然有人如此猖狂,今天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惩治惩治他们,来个杀一儆百。
下课后我把他们三个叫到办公室,一顿训斥后,又是一顿说教,但我总认为就这样算了,不足以警戒其他同学,所以我又在第二节课时,让他们在全班面前做出深刻检讨和保证。看着他们一个个被同学们盯得低下了头,直到最后痛哭流涕,我才认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看了看那位挨打的同学,他低着头,沉默不语,仿佛犯错的人不是他们三人而是他,于是我问他:“王家强,你怎么了,老师这么处理他们,你满意吗?”我心想他一定很高兴的说“满意”,但他半天没出声,我又问了一遍,他才慢慢地说:“老师,您对他们的处罚太严厉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听到这样的答复,我真是始料不及,一场检讨会就这样草草收场。
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学生的话,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打打闹闹更是常有的事。他们互相玩闹时,闹过了头,而我主观猜测一定是三个同学欺凌一个同学,然后从重处置,导致同学之间关系紧张。我凭主观臆断,一心只想着“快刀斩乱麻”、“杀一儆百”,我真为自己的教育效果感到惭愧,是学生的一颗真挚的童心打破了我一贯的经验论,也是这颗正直的童心让我重新回到教育的起点——“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新闻推荐
区交警大队持续做好暑期农村面包车整治工作 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面包车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维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区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采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