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因学校安全事故等引发的“校闹”接连发生,近日,教育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首次明确打击跟踪、纠缠学校相关负责人,侮辱、恐吓教职工、学生等八种“校闹”的犯罪行为。“校闹”行为造成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损害的,要支持被侵权人向“校闹”行为人追究侵权责任。同时强调以保险机制为核心建立多元化的损害赔偿机制,实现“不闹也赔”,禁止不顾法律原则的“花钱买平安”行为,向“以闹取利”说不。
这个意见,出台的非常及时,可以说给各方的合法权益都给予了保障,更重要的是,对不法行为,亮出了红牌。事实上,不管在哪个国家,只要有学校和学生,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虽然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不愿意有类似事故的发生,但谁也无法保证,只能是降低。但为什么“校闹”事件这么突出,甚至是陷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值得公众深思。从老师的角度去看,“校闹”让人胆战心寒,老师不敢正常管教学生,受了再大委屈也投诉无门;从家长的角度去看,如果不去“闹”,问题可能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自身权益就被侵犯。于是就出现这样的问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感觉自己是弱势群体,认为自身合法权益无法保障。
需要强调的是,“校闹”行为的实质是个别人为谋求个体私利,以迫使学校接受不正当要求为目的,以非法治方式,干扰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侵害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这样的维权,不仅跑偏了,而且变味了。但是现实中,对于“校闹”,一些职能部门担心采取强制措施会激化社会矛盾,最后往往在政府出面协调、行政干预下,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花钱息事宁人,而这样的处置逻辑经常会形成负面示范。于是“大闹大赔”“小闹小赔”就成了解决问题的首选。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要注重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加快社保政策和保险政策的统筹协调,将法治精神贯穿于预防和处理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全过程,用相关政策托底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救治和赔偿;另一方面要立即行动起来,职能部门要对各类“校闹”事件坚持“零容忍”,依法加大打击力度,维护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小马飞刀
新闻推荐
乔家大院闭馆十天重新开馆 门票降价、景区内大部分商业店铺被拆除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对乔家大院景区予以取消质量等级处理。从8月7日开始,乔家大院闭馆10天,对过度商业化等问题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