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云
记得儿时在家乡,最难忘的就是坐在村落巷道看“露天影院”,那些老电影中的插曲总会让我感动不已。印象最深的是影片《小花》的插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当那动人的旋律在我耳畔响起,配合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不谙世事的我竟抽抽搭搭哭得两肩耸动。后来每每听到电台播放这首歌,我总会和着节拍轻轻哼唱。
1987年,时尚流行之风徐徐吹来,一些悦耳动听的港台歌曲也飘入校园,继而风靡大街小巷。那时,帅气潇洒的齐秦凭借一首《狼》俘获了一大批少男少女的心。我至今仍记得,一些男同学总会在联欢会中模仿齐秦登台演唱。当时,他们拿着麦克风,眯着眼睛、深情款款的样子,总能让我想到“东施效颦”这个成语。可谁的年少不轻狂啊!现在想来,那些都是青春的模样啊!
那时的我则对“西北风”歌曲情有独钟,或许是因为年少时曾在陕北生活过,我对那片黄土地充满依恋。每次听到《信天游》这首歌,我就会感到热血沸腾,仿佛站在子午岭的大山之巅,头顶是悠悠白云,沟壑纵深处是潺潺溪流,四野里开满了红彤彤的山丹丹花儿。听着动人的歌声,我在苍茫岁月的尽头,不断地追逐和回望那流逝的岁月。
1989年,我正值青春妙龄,但厄运却骤然降临在我身上。在一次意外中,我的脊髓受到了重创造成高位截瘫。在那些如同“暗夜行山路”的病榻日子里,父亲为我买了卡式录音机和各种磁带,每次听郑智化的《水手》时,一种强烈的共鸣感就让我内心波澜起伏,听着那坚强有力的声音,我在心中跟着他反复吟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21日表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煤炭产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32亿吨,增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