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宇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一轮学生装备大采购火热起来。家长为孩子购置入学的各种“行头”,尤其对于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准大学生们来说,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几乎成了“标配”。
“开学季”令商家收获颇丰,但热闹的背后也折射出一种扭曲的价值观。究竟是谁把“开学季”变成“烧钱季”?
家长之所以会“烧钱”不手软,除了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部分家长觉得家里“不差钱”之外,最主要的是缘于勤俭节约观念淡薄。家庭收入增加,生活富裕了,且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孩子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裕生活,头脑里的节俭意识已所剩无几。而学校和家庭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和引导没有到位。
还有一个原因是攀比心理作怪。有的学生用“差的”就觉得比别人矮一头,产生自卑心理,用“好的”就觉得自己有面子、有派头。甚至有的家长宁愿节衣缩食,也要省钱让孩子在外面“打肿脸充胖子”,实在是一种畸形的价值取向。
因此,全社会都应倡导节约新风尚。要知道,走进校园最需要“装进行李箱”的,不是名目繁多的电子产品,不是名牌服饰和化妆品,而是开放的心态、求知的渴望和一颗年轻的进取之心。
新闻推荐
“另辟蹊径”应对瘢痕子宫 腹膜外剖宫产手术将产妇损伤降到最低点
随着观念的改变,自然分娩越来越多被接受。对于产妇来说,自然分娩可以减少创伤,促进乳汁的分泌,产后恢复得更快。而对于宝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