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提升监管效能

来源:今日周村 2019-08-23 08:08   https://www.yybnet.net/

□戴先任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0日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指南》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警示用语使用黑体字印刷,内容包括“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新规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据8月20日中新网)

市场监管总局早就发布过“防范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公益广告,内容就是“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而对于保健食品厂家与销售商,相关监管部门也一直严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虚假宣传。而现实中,一些“三无”保健品仍在外包装上写上具有药物治疗功能的字样误导消费者,很多保健品商家推销保健品时也继续进行虚假宣传,声称他们所销售的保健品能治疗多少种疾病,又有何种神奇的疗效。而消费者或是受到不良商家的误导,或是本就欠缺必要的医学常识,把保健食品当成药物的消费者就大有人在。

吹嘘保健品能够替代药物治疗疾病,让不良商家大发横财,但这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而保健品生意针对的往往是身体上的弱势群体,如病人、老人、小孩,保健品商家进行虚假宣传,存在各种乱象,更会对这些本应受到更有力保护的病人、老人、小孩遭受更大的伤害。

此次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指南》要求,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其中包括“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这就是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乱象的最有力遏制,能够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起到釜底抽薪之效。要看到,商家口头推销保健食品,他们进行虚假宣传,难以及时取证,不便于监管,而此次《指南》不仅要求在保健食品包装盒上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同时还要求保健食品经营者在经营保健食品的场所、网络平台等显要位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等消费提示信息,这就让一些无良商家的虚假宣传及时打脸。同时,这能让消费者及时认清无良商家的嘴脸,能够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保健食品标签设置警示用语区及警示用语的做法值得肯定,提升了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效能与监管威慑力。长期以来,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虚假宣传就是其中一大问题,要想遏制保健食品乱象,就需要多一些这样行之有效的制约措施,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威慑力,增强监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权益不受侵犯,才能更好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责。

新闻推荐

传承红色基因 接受红色洗礼王连同

8月21日,经过历时7天的红色教育培训,“2019年侯营传承红色基因感恩励志公益夏令营”落下帷幕,“红色、感恩、励志”是今...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提升监管效能)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