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百态社会 > 正文

大学生花钱要有度

来源:济宁晚报 2019-09-09 09:26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某地一名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红网络,她希望母亲给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但却遭到了拒绝。她觉得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费都在1500至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至1500元之间,还有个别学生的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

拒绝盲目攀比

每逢开学季,生活费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据调查,2000元左右的生活费是当下大学校园生活费的主流,也可以负担大学生每月的基本花销。可是,一些大学生丝毫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养成了向父母伸手索要的思维定式,一旦遭到拒绝便十分委屈,公然诉苦,暴露出一些大学生自私自利、惯于索取的不良秉性。

从求助帖中可以看到,该女生发现“同寝室友都挺有钱,用的都是好的”,凸显出一些大学生喜欢盲目攀比、爱慕虚荣。近些年来,“开学季”变成“烧钱季”之类的新闻层出不穷,子女大笔花钱,父母应接不暇,叫苦不迭,学生之间炫耀攀比,形成了错误的消费观、价值观,甚至有学生为了买最新款手机、最新潮鞋子而陷入“裸贷”“校园贷”陷阱,缺乏财商教育,不懂得量入为出,胡乱花钱,对自身消费能力没有准确的定位,往往只能自吞苦果。

改掉“巨婴”习气

大学生活费究竟多少才够用,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用法与看法,反映出的是大学生与父母亲子关系、财商教育、感恩教育的复杂方程式。索要大额生活费遭拒绝,警醒“巨婴”心理。大学生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更应当是接受高等教育、具备健全人格和独立精神的公民,培养自己的生存能力、独立意识至关重要。

虽然大多数父母基于情感、道德和习惯,仍将为正在大学接受教育的子女提供生活费和教育费视为自己的责任,但此为父母的道德选择,而非法定义务。倘若大学生们不改变“父母就该如何如何”的偏颇而自私的想法,不认识到校园消费主义错误思想的根源,不懂得感恩回报、自主奋斗、积极进取,而是一味依赖父母和他人来解决困难,实则是给自己营造了一个无形“襁褓”, 既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也耽误了精神人格的全面发育。再不矫正,恐会变形,或将影响自己的一生。

(来源:新华网整理:陈曦)

新闻推荐

三评“苹果偷听”

HiSiri,我还敢信你吗?近日,苹果Siri被曝“偷听”一波未平,AI换脸APP“ZAO”被疑泄露隐私一波又起。谁能想到,终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花钱要有度)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