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文明氛围浓。
□本报记者 蹇玮杰 文/图
每到节假日,城市容易出现“一阵欢声笑语过,一地果皮纸屑留”的不文明现象。在“双创”工作纵深推进的今天,这些不文明现象是否还存在?1月1日,元旦节当天,记者走访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三苏祠景区等地,发现人人争当文明人,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上午9时,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道路干净整洁,市民和游客或漫步赏景,或四处拍照,沉醉于冬日的独特风光中。从公园大门开始,沿路设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双创”知识宣传牌,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双创”氛围。
谢志鹏和张桂平是一对新婚夫妻,元旦假期,陪父母一起逛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一家人开开心心看风景,聊家常。休息时,一家人拿出带的橘子吃起来。果皮和果核,都用垃圾袋仔细地收好,再放入垃圾桶。“我们经常出门旅游,养成了自带垃圾袋的习惯。文明旅游,人人都是参与者,好习惯一定要养成。”谢志鹏说。
“公园环境靠大家维护,每个人都文明一点,城市生活才更加美好。”游客陈雨姣说。看到地上有少许纸屑,她弯腰捡起来,放入附近的垃圾桶。
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工作人员表示,随地吐痰、乱丢垃圾、踩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如今很少看见,“文明旅游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了。”
当天,三苏祠景区挂满了红灯笼,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在售票中心,志愿者耐心向游客介绍园内情况;在景区附近的停车场,车辆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序进出;公园内,志愿者为游客提供景点介绍、路线咨询等服务。“近年来,文明旅游引导成为景区一个工作内容。我们在提供温馨服务的同时,劝导不文明旅游行为,并以身作则,弘扬文明风尚。”三苏祠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在文明旅游氛围营造上,该景区做了大量工作,在售票中心、大门处、景区内,通过展板、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张贴或播放文明旅游用语、标识。此外,景区还向广大游客提供急救药箱、针线包、饮用水、充电器、轮椅、拐杖等,尽力为游客服好务。
新闻推荐
□冯海宁日前,三亚发布《三亚市2020年元旦春节暨旅游旺季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其中特别提到,将加强对大东海景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