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建武通讯员地力白尔
近年来,利用他人追求健康的心理,针对病弱群体的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不仅损害身体健康,延误疾病的治疗时机,还会对财产造成损失。
近日,新疆高院伊犁州分院就审理了一起冒充专家出售“三无”保健品的诈骗案。被告人佟某、金某分别获一年四个月、一年三个月不等刑期。
2018年至2019年间,被告人佟某、金某通过QQ购买了有购药记录的人员信息(包括姓名、年龄、购药信息等)后,再冒充北京某医院治疗专家、主任或健康顾问的身份,向这些有购药记录的人员打电话,以夸大或虚构自己出售的药品药效为手段,向被害人高价推销其自网上低价购买的“三无”保健品,以为被害人办理医疗救助卡为由,通过陈某以货到付款的方式邮寄涉案保健品、药品,共向被害人景某等人实施诈骗5.17万余元。
新闻推荐
明朝的耿定向在《先进遗风》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文定公杨溥执政时,一次,他儿子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往京都探望他。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