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愚之见,不在乎攻补,应用泄热而不损胃,用理气而不破气,用滑润濡燥湿而不滋腻气机,用宣通而不揠苗助长,此其治疗之大法也。”
“先生妙论,请拟方。”
铺笺、举楮、濡毫。
笔落似蚕声,韦廷舒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张之洞捧笺细阅,上写的是:
丹栀逍遥散舒肝解郁汤加减
山栀三钱 丹皮二钱 柴胡 钱 当归 钱 白芍五钱 白术四钱
茯苓五钱 佛手四钱 川厚朴三钱 薄荷(后下)六分
“先生,这药理……”
“全方合用,疏散条达,养血柔肝,去胀止痛。”
张之洞转而又问:“方名‘逍遥’意指为何?”
“‘逍遥’之名是医家借鉴道家逍遥思想的反映,借逍遥以喻本方之功效,即在于使抑郁者的肝得到自由,五脏唯肝为最刚,而又于令为春,曲直为木的特性,曲即弯曲,曲直是指肝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性。在调养中,寓疏通条达之法,使之木郁得解,诸病自愈。”
“先生医技文理俱佳,真儒医也。我还想请你讲解一些养生或与养生有关的知识,不知有误您悬壶济世否?”
“谈到养生,古谚‘宁饥毋饱’也有道理,如饥饿到七分而能够吃到食物,这是适中的标准,而在这之前就吃食物便为时过早,有七分的饥饿,就让他吃七分之饱,就好像田里浇水,水是一定要和禾苗的需要相称,需要多少就浇灌多少。这就是平时保养身体应当掌握的时机。如饿得太厉害,这时吃食物,宁可少吃一些,多吃易伤脾胃,一旦脾胃忙乱或失调,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就会付诸东流。”
“先生,请问四季如何进补?”
“万物萌动、阳气渐升的春天,南、北温差悬殊,北国早春仍是千里冰封,兼以温补,如当归、熟地、人参等。而南方已是万木争荣,且春雨绵绵须补脾利湿之品,如党参、云苓、白术、薏仁之类。而到春暖花开之时,则可进凉补之品,如玉竹、生地、沙参等。秋季,燥气盛行,易伤津液,滋阴润燥为主,如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等。冬季是进补的最好时机,时至隆冬,阳消阴长,以南方来讲,冬日严寒而干燥,故进补宜用温润之品,如熟地、菟丝子、桑寄生。进补是为了调养机体,使机体保持阴阳平衡发挥正常功能。若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滞,慎之,慎之!”
“先生一番话,指迷津,普慈航,一片婆心,唤醒迷梦,非验学俱丰,焉克臻此。”张之洞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也不须再往下问了。
于是叫谭锦送医生坐他的轿子回去。
“嘚、嘚、嘚”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因为太快又兼沙滑,走在前面的那匹白马已收缰不住,马失前蹄,冲下田来,将一大片种好的青青的秧苗,践踏得一塌糊涂。
那几个孩童吓得哭声四起。
“喂!你怎么连骑马也没学会,快赔我禾苗!”
“嘿嘿!”那名骑手反应极快,冷笑声中,身形已从马背腾身跃起,平稳站在田埂并慌忙把马扯上。
“啪”的一声,刚才开声的那位农夫已被骑枣红马的大汉疾挥马鞭击倒在田里,浑黄的泥水溅得老高。
此时,两匹马正低着头悠闲地喝水吃“草”。那不是草,而是农夫挥洒汗水刚刚辛苦种下的秧苗。
一个光着身子、晒得黑黝闪亮的乡下仔不知天高地厚地举起扁担,冲前便劈。刚才骑白马者疾迎上去,更不搭话,只一抬腿,那人已被踢到几丈远的田里,“吧嗒”一声,满头满嘴是泥。还有另外一个农民抓起一把锄头冲上,看来又要倒霉了!
“嗖”的一声,突然一条人影从横边掠过,刚好与骑白马者迎面而立。
“你系边个?”
“对付一介农夫,也要施展武技,马踏秧田,还要大打出手,你的师父是掂样教你的。”声音姣美甜润,只听那少女脱口而出道,“又系你,熊猫黄炳,那晚,如唔系放你一马,你还有命?”
“哼,不是冤家不聚头,我正想去省城揾你,替死鬼黎仁超的遗孀荆芝取回那把七星刀,就算系物归原主吧!”
“七星刀系黎老前辈的仔黎玄的……”
“你为什么背在身上?”
红线一时难以解释。
黄炳与同伙已亮出家伙。
田边农夫全呆住了。他们感到那女子已处下风,但为她的侠义与胆色暗暗叫好。有个胆大的乡民已抄起锄头围拢过来,并密切注视着一触即发的现场。
手执子母判官笔的那人已闪电冲上,长、短铁笔,尽往对方头、胸要害击去。
“来得好。”红线七星刀从下反劈而上,既防还攻,“嚓嚓”两声,判官笔已骤被削去数寸,刀锋之利,可想而知。
黄炳大惊失色,已萌退意。
“快赔银两给他们,不然留下两匹马也可以。”红线绰刀在手,志在必得。
黄炳见愤怒的乡民越聚越多,知道迟则生变,不得不抛下银两,扯马灰溜溜而去。
第二天,红线身体感到懒洋洋的。起床时已旭日东升了。她一骨碌地跳起,望了望床头墙壁挂七星刀处,已空空如也,这一惊真是非同小可。她暗自推测,肯定是黄炳一直跟踪自己,趁司马出外公干及自己熟睡的时候,偷刀而去,一念至此,五内俱焚,芳汗淋漓,只好出去武馆找敬宾商议。 (10)
新闻推荐
黑龙江省北安市石泉镇永跃村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魏晓军有重大作案嫌疑。请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