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莒县科学“转调”提速增效

来源:日照日报 2010-10-13 20:5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通讯员 张甲伟 马德民 辛有东郑丽娜

近年来,莒县县委、县政府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后危机时代”发展竞争的关键,突出强企领军,以培优壮强“10大企业”集团为重点,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工业经济逐步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企业梯次成长的可喜局面。

1—8月份,莒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8亿元,增长52.8%;年初确定的41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平均单体投资超过4亿元,年内计划投资突破100亿元,目前已有7个项目建成,12个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今年以来,莒县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21个,到位资金46.8亿元、增长26%,其中投资过千万元项目93个、过亿元项目9个。利用外资实现新突破,1-8月份,实际到帐外资1837万美元,增长139.2%。

关键词:产业集群

“我们晨曦集团一直在走一条‘追根溯源\’的路子。如果把集团的产业链比作一条河的话,最终产品聚丙烯就处在这条河的最下游,沿河而上,一直延伸到发源地‘重油\’。”晨曦集团副总经理李金华介绍说:“集团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石化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形成石化高端循环产业链。”

在产业链上孜孜不倦地“追根溯源”,源于晨曦集团在打造石化产业“航母”过程中,不断打破来自市场、资源等的“瓶颈”制约。

2004年以前,晨曦集团生产聚丙烯所需的原料丙烯完全依赖外部购买,产品结构单一,受市场影响大。为此,该集团决定拉伸产业链条,上马了气分装置,为聚丙烯装置提供原料丙烯。后来随着市场的变化,气分装置的原料也越来越少,他们又继续拉伸产业链条,2006年建设了重油制烯烃装置,主要为气分装置提供原料。“追根溯源”几年间,晨曦集团先后建设了苯酐-DOP、石油焦化、加氢制氢等10多个项目,“油头”、“化尾”的产业链条得以有效衔接。目前,该集团正在加快推进投资16.5亿元的气分装置资源优化、年产500万吨重交沥青等项目,以及从岚山港到临港工业莒县配套基地的输油管道合资项目等。

如果说晨曦集团以聚丙烯为终端、以石油为源头的产业链是一个“线型”结构的话,那么浩宇集团的产业链则是一个近似“环形”结构。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的浩宇能源工程项目则让这个“环形”更加完整。这个项目一期投资11.4亿元,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中。

浩宇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义平是这样向我们详细描述公司的“环形”之道:煤气首先供应城市居民,剩余煤气供集团的丰源热电,用于城市供热,可替代燃煤约30万吨,实现热电清洁生产,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除了煤气和焦炭,煤气化项目产生的焦油和粗苯等副产品,再进行深加工处理,生产出沥青、炭黑等产品。浩宇能源工程项目与集团原有的纺织、物流、能源产业及相关配套项目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近似封闭的“圆圈”,使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得到进一步完善。

莒县为打造较为完整的煤化工循环产业链,围绕浩宇能源工程项目建设,配套推进投资8亿元的圣运化工项目,力争在3年内,煤化工产值突破百亿元。“转方式,调结构”。莒县按照“培植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思路,突出强企领军,全力打造建材、塑料、食品、服装、化工等五大主导产业和石油化工、光伏等新兴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发展空间,产业“航母”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

1—8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8.5亿元、利税14.1亿元、利润7.9亿元,分别增长14.4%、21.8%、17%和14%,有32家企业产值过亿元、8家企业产值过5亿元、23家企业利税过千万元,比上年分别增加8家、2家和4家。

关键词:新兴产业

莒县加快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布局,围绕发展高新技术、高端产业选项目,围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选项目,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制高点。今年,莒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目标将达到56亿元。

莒县南北狭长,东西两边均为山地丘陵,中间形成天然风道,具有风力发电的天然优势。依托这一优良自然条件,莒县把发展新能源建设作为招商重点之一。目前,总投资18亿元的华润风力发电、总投资10亿元的国电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该县还利用农业基础良好,各类植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秸秆发电项目。投资2.37亿元的莒县大自然生物质能热电有限公司秸秆发电项目于去年动工,项目一期工程预计近期建成投产。投产后,年可发电1.72亿千瓦时,节约生产成本960万元,年可消耗秸秆13万吨,相当于节约标煤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等排放。锅炉燃烧以后形成的灰粉可以返田作为农业肥料。

建兴铁塔有限公司是以制造电力、通信、广播铁塔为主的专业性民营企业。几年间,公司先后成功中标北京奥运会保电工程、三峡配送电工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力改造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在国内铁塔制造业综合实力已由几年前的全国第13位迅速上升到国内前列。在打造业内“航母”的基础上,集团积极进军高科技、绿色环保领域。今年6月11日,总投资17.6亿元的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一期工程已投产。同时,在多晶硅生产研发基础上,延伸和拓宽研发领域,开发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等产品,逐步形成光伏产业链。

与此同时,投资16.5亿元的晨曦集团气分装置资源优化和年产500万吨重交沥青项目、投资11.4亿元的浩宇能源工程项目、投资8亿元的圣运化工项目、投资5亿元的金禾博源生化高纯度柠檬酸清洁化生产项目、投资 5亿元的海汇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华泰集团年产120万条全钢子午胎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关键词:自主创新

莒县围绕加快品牌企业建设,更加注重自主创新,深入推进产学研联合,深化 4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关系,突出提升2家省级技术中心、4家市级技术中心的研发能力,促进了科技成果向发展成果转化。

6月5日,日照华泰投资2000万元,依托山东大学研发的全国第一条日产8吨的环保节能二氧化氯生产线,一次投料成功,顺利生产出合格二氧化氯化工原料,这标志着全国造纸业惟一一条全国产化二氧化氯生产线,在莒县正式投入运营。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环保产业骨干企业海汇集团,先后建设了清华大学项目研发等基地,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年申请国家专利30余项。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的HNT系列除尘脱硫一体化设备,被列入全国环保重点实用新技术和山东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计划,并作为全市惟一一家申报单位参加2010年度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评选活动。

金禾博源生化公司,同时拥有山东省有机酸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技术开发中心两个省级研发机构,并拥有多项自主产权的科技成果,成为国际市场上中国柠檬酸第一品牌和可口可乐、卡夫食品、百事可乐等世界一流饮料和食品生产商的高端供应商,是国家柠檬酸行业标准的制订参与者,还拥有国际市场柠檬酸价格话语权。

晨曦集团走产、学、研之路,巧借外智,把国际国内顶尖的成熟技术“嫁接”到晨曦来,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科技创新实力雄厚的院校“入伙”,与清华大学在高效聚丙烯、与洛阳石化设计院在重油制烯烃方面进行技术联合,与中国石油大学合作成立山东晨曦化工研究院,提升了企业的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扩大了临港石化基地的高端、精细冶炼能力。

关键词:节能减排

莒县利用市场约束和资源约束的“倒逼”机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提高准入门槛,坚决不上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今年以来,共实施重点节能、减排项目15个,总投资6.01亿元,已完成投资2.8亿元,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节能减排的良好局面。

作为全省传统建材生产大县,莒县水泥年生产能力近千万吨,居全省县级第一。近年来,莒县以“壮士断臂”的勇气和决心,推动水泥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上半年,莒县集中拆除、关停了1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至此全县31条立窑水泥生产线已全部淘汰完毕,累计淘汰落后产能310万吨,建材产业实现整体转型升级。

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莒县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来,加快推进了4个投资过5亿元新型水泥项目,由于低能耗、低污染、资源利用率高,山东彼那尼荣安水泥、中联水泥等一大批应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的企业,纷纷脱颖而出。彼那尼荣安水泥产品80%以上出口印度、阿联酋等中东国家和地区,投资1.1亿美元的二期工程主要设备开始安装,计划年内投产。投资5亿元的莒县中联水泥在一期工程1月4日建成投产的基础上,总投资1亿元的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年内并网发电,实现资源深度循环利用。

莒县还积极构建工业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金禾博源生化公司污水处理采用国际先进的内循环IC厌氧工艺,产生的沼气进行发电,尾气余热用来烘干菌丝体,生产出高蛋白低糖含量的优质饲料,硫酸钙经过加压过滤,成为水泥行业的优质辅料,实现了资源完全循环利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一个投资11亿元上马的大项目,上缴税金却不多,这就是坐落在莒县的山东新昌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公司。

别看公司对地方财政贡献的“真金白银”不多,但是对老百姓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却不容小觑。“投资5.8亿元的一期工程建成后,我们就吸纳了当地的劳动力近2000名就业。”日照新昌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春林介绍说:“紧接着,公司又与世界500强美国泰森食品合资设立了山东泰森新昌日照家禽养殖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5.25亿元,在莒县建10处种鸡场、20处商品鸡场和1处孵化场,形成饲养种鸡60万套、年产雏鸡6000万羽、出栏商品鸡2400万只的规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

在推进世界500强美国泰森投资过程,莒县县委、县政府曾7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9次前往洽谈推进,促使该项目实现当年洽谈、当年审评、当年1537万美元外资全部到账,实现了项目当年开工建设、快速形成养殖基地—加工—出口“一条龙”运营模式,养殖基地覆盖周边7个乡镇,带动了饲料加工、种植、畜禽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惠民为首、民利优先,这是莒县经济“转调”的首要法则。对于传统农业大县的莒县来说,农业向哪“转”,怎么“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莒县雄厚的农业基础,种粮补贴、生猪补贴、农机补贴等国家一系列惠农补贴及“村村通”油路、农村电网改造全覆盖等带来的农村基础设施面貌的“改头换面”,诸多利好引领着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仅去年来,就先后有10多亿元资金涌入农业投资领域,引领着传统农业加速向规模型、效益型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格局进入新一轮“洗牌”期。目前,莒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5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涉及蔬菜、果品、畜牧、药材、粮油等10多类近百个品种,形成了蔬菜、面食、调理食品等主导创汇产品,60%的农产品得到就地加工转化。

莒县培优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在巩固“绿地投资”的基础上,借外力助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投资1600万美元的日照恒宝食品研发中心及培训基地项目,由新加坡史瑞格投资公司与日照恒宝公司合资建设,目前项目已正式签约。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年”活动,莒县做大瓜菜、果品、烤烟、桑蚕、中药材、茶叶等6大主导产业和花卉、苗木、食用菌等3大新兴产业,引导农民由发展传统农业向发展优势农业、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变。今年 1—8月份,全县新发展经济作物5.9万亩,新发展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22处,新增绿色食品、有机转换产品13个,“莒州大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已经公示,“莒州绿芦笋”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正在推进。将投资4000万元的县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列入了今年全县10件为民办实事之一,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年内建成启用,将实现农产品、农业化学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的综合监督检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创汇型农业发展。

(本版照片由通讯员 张玉君 王军伟戚宝良 赵奎峰 邵珠磊 张红艳 尹德全王厚积 郑丽娜 摄) 

新闻推荐

果庄油桃走出国门

本报记者 滕聿刚在莒县果庄乡大崖头油桃市场,村主任朱成勋自豪地介绍说,这里的油桃市场是鲁东南最大的油桃专业市场,最多时一天销售油桃27万斤,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黑龙江等省市,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莒县科学“转调”提速增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