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步铤:生于1931年2月24日,1948年8月入伍,1953年1月随部队21军63师入朝作战。
▲李步铤旧照
他虽然不在阵前与敌人拼杀,但却穿梭在一线的战壕。他只是一位负责阵地卫生保护的助理医生,但大到原子战、细菌战的防化,小到阵地卫生,战士突患皮肤病、拉肚子等病症,这都是他的工作范围。他就是朴实工作,不断学习的李步铤老人。
1953年1月,李步铤所在的21军,也就是当时的陈毅部队,从辽宁宽甸地区鸭绿江进入朝鲜。李老回忆,当时由于朝鲜战事已进入后期,当晚总共有43个团进入朝鲜,目的是向美军施加压力。他说:“当时在前线部队中,战士们身上都有生虱子的状况,影响着战士的生活和休息。虱子容易引起斑疹伤寒,这种病通过虱子传播性快、死亡率高。以前咱们用的是前苏联提供的名叫‘666\’、‘DDT\’等一些除虱子的“喷粉筒”。由于喷出的是粉状,携带也不方便,有些战士就直接喷在袖筒和衣服里,量也没办法控制,还容易引起哮喘等病。当时战士的衣服缝里、腋下、裤裆缝里都是虱子,平时打仗时,战士没时间把衣服脱下来用“喷粉筒”灭虱子。于是我就想,为何不把这个做成香烟状呢?平时可以一根一根地装在烟盒里。如果要用的时候,拿出来直接在有虱子的衣服缝里一划就行了,把衣服脱了或者在战壕里不脱在上面划也行。后来我们自己就把水、石膏、粘合剂和‘DDT\’混合在一起,像做馒头一样捏成粉笔状。然后发给每一位战士并告诉他们使用方法,这样战士们也就方便了。”
1953年的渔隐山战役中,一八七团8连当时作为英雄连在渔隐山的主峰上面作战。李步铤和两名防化连的战士每天从山底下爬上来,将“灭虱棒”发给大家。有一次在往上爬的过程中滑了下去,掉在山下的交通沟里。后背正好垫在了身后子弹箱上,受了伤,还留下了背疼的病根。
李老是一位善谈的老人,当谈到他当时在战场的工作时,他说:“为了解决一线战士喝水的问题,我们负责寻找水源。不是所有的水都可以饮用的,我们需要的是合格的水。在找到水后,我们运用一种‘饮水检验箱\’进行快速鉴定后,如果合格才可供战士饮用。当然这种可饮用的水源也只是符合野战供水的标准,后方老百姓还是不喝的。”
李老还介绍,“当时大便往哪拉,垃圾往哪处理这都归我们防化所管。当时所谓的野战厕所,就是一个小口大肚‘坛罐\’式的粪窖。这样苍蝇就进不去,苍蝇进不去里面也就不会长蛆,也不会臭,用完后一掩埋就行了。通常都是设在战场后一定距离,一个班一个,我们画好图纸,负责指导战士们去挖。帮助他们在挖的过程中要做到避光、除臭和防枪防炮。在平常的垃圾处理上我们也特别小心。如果把垃圾堆在交通沟外面,这样就很容易暴露。敌人的空军就会根据地面的垃圾判断此处是否有部队以及人数。所以在处理垃圾时也要十分科学,在交通沟的墙上横着往里面挖两三米,接着竖着再往下挖,挖好以后将垃圾装入坑内,然后再进行填埋,有时在填埋前还要撒上一些‘DDT\’之类的消毒药品。这种垃圾处理的办法既隐蔽又无害,而且最主要的是可以防苍蝇。战士们什么时候会拉肚子他都知道。
除了负责一些阵地卫生和防化管理外,平时他的工作就像一名普通的医生一样。像医治因生虱子引起的斑疹伤寒、湿疹等各种皮肤病,还有冻伤、感冒以及拉肚子等病症,都是他的正常工作。他每天和其他防化所的战友,穿梭在阵地的每一条战壕里为那些身体不适的战士做检查。李老讲:“那时候,多大风力能引起感冒,每升水里有多少细菌就不能喝,战士什么时候会拉肚子我都要知道。因为天气如果转凉,士兵们在训练打靶时,由于长时间趴在潮湿冰冷的地上,所以训练后很容易拉肚子。对此,在战士训练后,我们就会及时的进行预防和治疗。有时候我们不光负责阵地卫生管理和部队卫生保障,平时还要做一些‘营养调查\’和‘野菜实验\’。在一定的时期内我们还要对部队的所有官兵进行称重,从而计算平均体重。对平时吃的饭菜也进行人均称量计算,得出每个人所获得营养成分比例,对一些营养缺乏症的战士进行营养补充。”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 2010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24日下午在海口假日海滩落下帷幕,中国头号种子选手吴鹏根/徐林胤和薛晨/张希分别在男女决赛中打败印度尼西亚选手安迪/柯克和哈萨克斯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