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东电为什么迟迟不开阀泄压导致核电机组连续爆炸?日本有没有借核电站留攒发展核武器所需的原料钚? 日本核事故迷雾重重

来源:柳州晚报 2011-04-18 04:38   https://www.yybnet.net/

4月17日,一名男子在日本岩手县大槌市的一座寺庙内为地震中遇难亲人祈祷从4级到5级再跃升至7级,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上周正式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级别上调为国际最严重级—— —— —7级,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达到同等级别。

一时间,东京电力公司(以下简

称“东电”)在3·11日本特大地震之后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其实东电应该有能力把事故控制在4级范围内!”曾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进行研究试验 、目前正在乌克兰一所核工业大学研究核工程专业的中

国人邹宇(化名)在接受羊城晚报记

者专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现在却眼睁睁地看着事故升至7级。”那么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福岛核电到底隐瞒了什么?

错失良机

菅直人3月12日乘飞机视察福岛灾情 ,东电称如向空中排放气体 ,“怕辐射到首相”。

3月11日 ,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时 ,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

组自动暂停运作(4号至6号机组处

于关闭状态);3月12日 ,1号机组爆炸;3月14日 ,3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3月15日 ,2号和4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3月17日 ,日本自卫队直升机从空中向3号机组注水 ,消防车从地面喷水;3月18日 ,日本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初步将1号至3号机组事故升至5级……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新闻中 ,我们到底错过了什么?

宝贵的“减压”时间!

日本媒体披露 ,11日当天 ,东电社长清水正孝和会长胜俣恒久都在外出差 ,东电则成立了对策本部。首相官邸也并未向东电直接了解情况 ,而是委托给了经济产业省下属的原子能安全保安院。等到当晚8时30分 ,首相官邸得到消息:2号机组的冷却系统失去了能力 ,首相菅直人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就在1号机组爆炸之前 ,福岛核电站可以通过释放气体来减压的。”邹宇分析说 ,“尽管带有部分‘放射性气体\’,但这些气体的排放 ,可以在本土减少影响 ,至少机组不会发生爆炸。

可以说 ,释放气体带来的影响 ,至少比现在导致的辐射要低上10-100倍!”东电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因为菅直人在3月12日乘飞机到这里视察灾情 ,如果选择向空中排放气体减压 ,“怕辐射到首相”。最终 ,在菅直人视察结束后的12日上午10时 ,东电才开始打开阀门作业。

当天下午3时36分 ,1号机组发生爆炸 ,从那一刻开始 ,一系列的爆炸和危机开始了。

反应迟钝

11日首相官邸就要求开阀泄压 ,但东电却挨到了最后关头 ,“一步被动 ,步步被动”其实 ,在11日当天 ,首相官邸曾要求东电:“立即打开泄压阀门。”但东电并没有行动 ,公司表示:“这在日本核电史上未有先例 ,因为这将使一定量的放射物质散发到外部。”一直挨到“堆芯两个小时后就熔融 ,必须打开阀门 ,释放水蒸气”的关头 ,东电才开始开阀泄压 ,但此时已经陷入“一步被动 ,步步被动”的困局了。

“如果第一步能明确 ,后面也不至于陷入种种混乱之中。”邹宇分析道 ,“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 —— — 如果说海啸将福岛核电站的备用柴油机组卷走 ,那么再找到的临时柴油发电机 ,怎么居然会因为插口不匹配问题而无法提供电力支持?其实一般情况下 ,无论是柴油发电机组还是核电站内的插头 ,都应该设计为通用插口。”更让媒体所诟病的是 ,当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3月12日下午5时45分通报爆炸事件时 ,不仅未能对事态进行详细说明 ,反而一味强调“不能释放错误信息”,直到当晚8时30分 ,才对此次事件做出详细说明。外界猜测 ,日本政府之所以不能尽早向公众说明事件真相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很可能是连政府高层都没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现场的情况和及时掌握真实信息。

“事情发展到现在 ,已经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 ,但是我们掌握的都不是第一手资料。”邹宇坦言 ,“信息很少 ,基本上来自日本政府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的数据。当然 ,我们相信这是因为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员工都在第一线忙着抢救。所以在我们科研方面并不急着马上剖析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情况 ,而是等有真正信息出来之后再做分析。”

利益至上

设计者及前员工爆料称 ,临海的福岛核电站设计时的安全标准居然是“超低风险”起初 ,日本的媒体将此次久久没法处理好的核泄漏事故归因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号机组已经“40岁”的高寿。

“其实核电站40岁的寿命并不是‘死期\’。”邹宇指出 ,“核电站大多都是‘与时俱进\’的 ,除了压力容器不能改变之外 ,核电站为了反应堆的安全 ,可以不停地改善技术 、完善细节 , 例如俄罗斯 、乌克兰 、法国及中国等国家的核电站都是如此。”如果不是因为40岁的高龄 ,那么是什么让福岛核电站如此“岌岌可危”呢?邹宇认为核电站的设计基准可能存在问题—— —— —参与福岛核电站设计的两名东芝公司工程师和前东电员工曾向日本媒体报料 ,东电在核电问题上 ,长期把利益置于安全之上 ,福岛核电站设计时 ,遵循的安全标准居然是“超低风险”。

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 ,福岛第一核电站设计时预想的海啸最大浪高是5.7米 ,因此 ,1-4号机组所处位置仅高于海平面10米 ,5-6号机组所处位置高于海平面13米 ,而这次海啸在福岛核电站登陆时浪高达14米 ,导致所有机组的应急发电机均遭水淹 ,紧急制冷系统失效 ,燃料棒无法降温。

“为什么选择福岛这样的地方修建核电站呢?”邹宇说他也疑惑不解。

他介绍说 ,在俄罗斯这种甚少发生地震的国家 ,核电站是抗6-7级地震的;中国核电站的防震级别更高 ,选址首先就排除了曾经发生过大地震的地方 ,建筑则可以达到抗8级地震的水平。

忽视公众

三十多年屡屡篡改数据 、隐瞒安全隐患 ,拒绝“封堆”、直排污水之举都是为了省钱“说句实在话 ,对于核电站这种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行业 ,我们并不建议交由民营企业来管理。”邹宇说 ,“因为不少民营企业对利润看得太重。”负责福岛核电站运营的东电 ,作为一家垄断的民营企业 ,受日本经产省管理;而在日本 ,负责核电站安全检查的部门是原子能安全保安院 ,这个部门恰恰也直属日本经产省。换言之 ,日本核电的立项 、项目运营 、监督管理都在经产省系统内一体化完成 ,自家监督管理自家运营的产业 ,导致东电可以更多地考虑部门和上层集团的利益 ,从而忽视国家和民众利益。

正因如此 ,1951年成立的东电 ,2009财年总资产已经高达13.2万亿日元 ,财大气粗;也正因如此 ,2007年东电被揭发 ,自1977年起就对下属的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篡改数据 、隐瞒安全隐患;其中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测得的数据 ,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

“也正是因为这样 ,当日本政府最早要求福岛第一核电站‘封堆\’时 ,东电选择了拒绝。”邹宇指出 ,“封堆”意味着核电站彻底不能使用 ,而且封堆后还要进行“核电站退役管理”,后期维护费用也一点都不便宜。

“也正是因为这样 ,即便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这么大的问题之后 ,抢救的人手依然非常不足。”邹宇强调 ,“才那么几百号人 ,根本忙不过来 ,这也就是此前东电数据出现‘摆乌龙\’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样 ,东电擅自决定将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 ,一些核电专家认为 ,排污入海并非唯一选择 ,只是最简便的选择而已。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网)

新闻推荐

人就是剑剑即犯贱 “吉米跳 ”纵横体坛多年,跳的结果要么挨关,要么挨罚钱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东电为什么迟迟不开阀泄压导致核电机组连续爆炸?日本有没有借核电站留攒发展核武器所需的原料钚? 日本核事故迷雾重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