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颁奖嘉宾的巩俐现身戛纳闭幕式红毯,白色长裙搭配干练马尾,国际范儿十足。
《爱》剧照
巩俐贴面献吻恭贺(左)华裔女星巩俐颁发最佳男演员奖,两人还在台上合影留念。
昨日凌晨,又一届戛纳电影节尘埃落定。而媒体和观众中则充斥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为哈内克的《爱》捧得金棕榈大奖欢呼雀跃,另一部分人则对导演奖与评委会大奖颇具争议。
就连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都要不断地对媒体解释,“我们一共进行了八次讨论,每次都充满着争议,没有一部电影能够全票通过。”
或者,正是这种遗憾和不完美才成就了戛纳的魅力。同样,正是充满争议的获奖名单才更有话题性,也更能让人记住。
金棕榈:哈内克《爱》
评:人类情感雕塑大师之作
相比去年的《生命之树》,前年的《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今年的最佳影片《爱》或者会是争议最少的一部金棕榈影片。
继伯格曼后,奥地利老导演、70岁的迈克尔·哈内克已成为最会为人类情感塑形的雕塑大师。这是哈内克第二次斩获金棕榈大奖,可谓是成就了他个人的“连庄”。哈内克的电影一向冷酷而沉重,情节异端,却反映人性的真实。凭借《钢琴教师》、《躲避》、《白丝带》等作品的铺垫,他已堪称风格独树一帜的电影大师。
《爱》中,明明大多都是夫妻温情戏码,但观之并不会感到温暖,反而是残酷和恐怖,当然,在领略了片中表达的濒死恐惧和无奈后,你不禁会泪流满面,因为这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或许这种普世的情怀,是评审团最终选择他的原因。
最佳男演员:米科尔森《狩猎》
评:任是无情也动人
影帝方面争议不大,颁奖之前一致被看好的丹麦旗帜男演员麦德斯·米科尔森获得最佳男演员。他在《狩猎》中内敛且充满张力的表演令人心疼,他一面非常善良,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一面又坚持自我,毫不退让,不撒狗血,不卖弄技巧,是他最终获胜的资本。《狩猎》通篇牵动人心,也很有他在演绎上的功劳。
最佳女演员:斯达坦、弗鲁图《山之外》
评:1+1>2的感人魅力
相比影帝,影后方面则多少有些爆冷。 《山之外》的两位新人之所以能击败《锈与骨》的玛丽昂·歌迪亚、《送报男孩》的妮可·基德曼这样的大牌女星,凭借的的确是1+1>2的力量。片中,两个深深相爱的女孩却因对宗教和爱的不同认识而一步步走上绝路,虐心的情节加上两人透明纯净的演绎,使得这部电影拥有无比动人的力量。而两人这种“无表演”的状态,也让观众真正相信她们就是其中的那个人物。
评审团大奖:加洛尼《现实》
评:爆冷获奖或引“主席关系户”争议
《现实》获第二名算是一个冷门,原以为即使加洛尼与评审团主席关系密切,拿一个“评委会特别奖”已够了,没想到此次主席的能量却那么大。加洛尼曾凭《格莫拉》斩获过戛纳评审团大奖,而这部《现实》尽管讽刺到极致,但和其他风格突出、题材厚重的竞赛片相比,还是略有差距,算是本届电影节一个最大的争议。
最佳导演奖:《柳暗花明》雷加达斯
评:个人风格化的胜利
墨西哥导演卡洛斯·雷加达斯的《柳暗花明》在放映后遭到了两级评价,有媒体认为极具创新精神,也有人觉得影片不知所云。雷加达斯说自己的电影无法用脑子观看,而要用灵魂来看。所以,面对《柳暗花明》中种种让人一头雾水的画面,不需要感到奇怪,因为他一向以重视影像牺牲叙事而著称。此外,变更逻辑顺序,添加想象时空,也是导演富有个性的表达。最佳导演奖一向是表彰在个人风格上非常突出的导演,而且本届评审团中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同样重情绪轻叙事,或许也为雷加达斯的获奖添砖加瓦。
新闻推荐
5月28日,浓烟笼罩了卡塔尔著名的商业娱乐中心“维拉基奥”。新华社照片 据新华社多哈5月28日电 卡塔尔首都多哈著名商业娱乐中心“维拉基奥”28日中午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9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