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沈凤国
盛夏的莒城。莒县二中校园。拿着天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孙珑玲有激动也有小小的遗憾。激动的是,她考上了比较满意的大学。遗憾的是,由于个中因素的影响,高考成绩并非如她所愿。
但她依然笑得灿烂。
此刻,坐在对面的孙珑玲,向我讲述了她铭刻于心的一个故事———
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一个心怀理想的登山家憧憬着世界上最高的山,于是他勤奋攀登,越过一座座新的山峰,最终,他发现,山,在山那边!而此时,登山家已经完成了生命中的一次次攀登,饱览了高处的美景……
严谨的学习习惯,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
父母、老师、同学眼里的孙珑玲,是个听话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她总是先完成作业再做别的事情,从不拖延,对待学习始终很严谨。
对孙珑玲而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促成了生活习惯的养成,凡事有计划,有条理,按部就班。从小到大,在学习和生活上,她没让父母操太多的心。她的书橱、书桌,父母从来不给动,他们知道,女儿的物品从来都是“各就各位”。
孙珑玲的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孙珑玲上小学的时候,父母还能勉强辅导她,上了初中、高中之后,父母就帮不上忙了。但他们努力为自己的女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环境总的特点是:安静、宽松。
她家的电视从不“出声”。除了孙珑玲下了晚自习回家,一边“加餐”,一边看新闻频道的国际新闻节目之外,其他时间,父母都将电视调成“静音”。
很多同学卧室的床头上都放着一个小闹钟。但孙珑玲的卧室里从来没有。
“父母就是我的闹铃,他们总是准时将我从睡梦中叫醒”孙珑玲说。
传统教育观念中,许多人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打压”,防止孩子“骄傲”。
孙珑玲的父母从未采用过这种教育方式,而是“以鼓励为主、提醒为辅,塑造孩子的自信心”。父母都在城里打工,经济上并不宽裕,很多时候都是捉襟见肘,懂事的孙珑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成为激励她的力量。
在一篇作文《爱的真谛》中,孙珑玲道出了对父母的感恩:
“一直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关灯的人,后来却发现总是有一盏灯亮在我关灯之后,那就是父母卧室里的灯。……最后一盏熄灭的灯,就是最后一盏亮着的灯!”
优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我从未觉得学习有多苦,学习真的很令人开心!总感觉每掌握了一点知识,就增添了一份力量!”言谈中,孙珑玲灿烂地笑着。
“孙珑玲在学习上的习惯很好,会总结,不做重复工作。从她的错题集上看,也许你看不懂她的解题步骤,但她明白。她采用的是跳跃式整理方法,那一个个箭头,就是一个个解题步骤。错题集不是摆设,不是给别人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问题弄懂。有的同学认认真真写好了错题的每一个步骤,但往往是流于形式化和机械化。别人整理一道难题的时间,孙珑玲也许已经整理了五六道难题。她对自己的学习非常有‘数\’,从不做重复工作。”孙珑玲的班主任陈祥胜老师这样评价。
优秀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了孙珑玲的一个“奇怪”的习惯:在学期末总结历次模拟考试的时候,她总是拿不出自己的试卷。原来,她都将错题和疑难问题从试卷上剪下来,贴在错题集上,强化记忆,所以,每到期末整理试卷的时候,她的试卷总是一张不剩。
适当给自己制造压力。这就是她的学习态度。
有时候,利用课间几分钟的时间,孙珑玲就把上一堂课的疑点难点整理好了,趁热打铁,避免了因时间的拖延而“冷却”了思维。
这只是孙珑玲学习方法的一个方面,其它诀窍还有: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保持好精力,不做无所谓的“开夜车”;多思考;不耻下问。
优秀,源于养成。
孙珑玲进步着,快乐着。
从高一开始,她的成绩基本占据全级第一。
课上,沉浸于学习的孙珑玲总是显得那么“严肃”,很少有事物能影响到她的注意力。她的座位在第一排,她总是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聚精会神听课的样子成为了学习的“标杆”,“排头兵”的姿态,对后排的同学们影响很大。
课间,她又是班内著名的“开心果”。孙珑玲很阳光,很活跃,直率,爱笑,经常笑出眼泪,在同学中间是出了名的幽默,经常逗得周围的同学们哈哈大笑。同学们围在她的身边一圈,整个教室的气氛都受她带动。同学们都称她“孙哥”。
“修养高,品行好,读书多,有涵养。孙珑玲是我从教20年来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同学们的带动非常大。”该校高三级部主任李敬田说。
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她从不欠时间的“账”
孙珑玲最感兴趣的事情是听音乐。
一段时间内,她甚至喜欢上了戴着耳机边听音乐边做题。
后来,她发现,在学习的时候,优美的音乐竟然成为了一种干扰。
为了排除干扰,她干脆将MP3送给了自己正在上大学的姐姐。这样就可以安心学习了。
很多同学觉得参加体育运动是学习之外的事情,耽误时间。但孙珑玲总是积极参加,早操、课间操从未间断。要想锻炼自己的毅力,就要做到任何时候都不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此外,她还喜欢阅读。她尤其喜欢巴尔扎克、川端康成、东山魁夷等作家。
她还关注历史和新闻。一段时间里,她天天在关注利比亚局势。
她推崇希拉里,她感慨:“女人照样可以干大事业,女人竟然可以这样美!”
“其实这都是学习,只是不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不一样罢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想慢慢开拓自己,各方面丰富自己。被人催着的感觉不好,不如自己先行动。”这就是孙珑玲对待学习的态度。
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当别人茫然不知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做了。
她从不欠时间的“账”。
在学校,孙珑玲有一个务实奋进的学习环境,有一群和蔼可亲敬业奉献的师长,有一帮可以交心的同学,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上学,真幸福!”
在家里,孙珑玲有一个非常“温柔”对她呵护备至的爸爸,有一个言语不多但稳重严格的妈妈,他们的关系就像朋友,在学校里有什么事情,她总是回家和父母说。
学校,家庭,都是她的信赖所在。
拿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面对美好的未来,孙珑玲有着新的憧憬:学好专业,拓展知识,走好每一步,不浪费每一分钟每一秒,塑造全新的自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可以无愧地说:我没有虚度年华!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