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莒县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马德民 辛有东)8月11日,伦敦奥运会赛场激战正酣,一个令山东人欣喜的现象也涌现在奥运赛场边:一群穿着印满“日云山”三部分组成的中国神秘字符T恤衫的各国青年男女亮相伦敦街头。
一时间,各国观众、运动员、网络上各大论坛等都纷纷热议,这些神秘字符是什么意思?“这种符号是山东大汶口出土的一个陶器上的符号。据考古专家解释,可能是‘炅\’的意思。”“这些符号肯定不是大汶口的,我好像在什么地方看过介绍,这是在山东莒县出土的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好像是叫‘莒文\’。啥意思咱不知道,可以咨询一下专家。”
“T恤上面的字符源自莒县,是古老的象形文字,我觉得很潮很拉风,所以就把这些字符印到了T恤衫上,作为礼物送给了我的同学,没想到他们都非常喜欢,现在一些外国的朋友还纷纷打电话找我要呢!”正在英国留学的莒县籍留学生小于非常高兴,“没想到,我的一个小创意在国际上引起了这么大的轰动,不仅把我们祖先的文化传到了世界,还为我们齐鲁文化添了光彩!”
“这个字符最早在山东莒县的出土文物上被发现。”8月13日,山东省著名考古专家、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学海证实。据张老介绍:这些字符是上世纪70年代,在莒县陵阳河文化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文物。这批文物中最吸引考古学者注意的当属若干刻有神秘字符的陶樽。这些字符有的刻在陶樽的颈部,有的刻在腹部,但其中最清晰、最成型的就是这个T恤衫上“日云山”三部分组成的字符。后来,在离陵阳河遗址15华里的莒县大朱村遗址,也发现了这些字符,也是刻在陶樽的颈部或者腹部。这个最大的字符虽然结构简练清晰,但业界也有很多猜想,有的古文字学家把它看做一个“炅”字,代表“热”的意思,也有的把它读作“旦”,意为太阳初生。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不是文字,只是图案,是古人用来观测天象、地理时所用。但无论如何,这一字符的出现证明了当时社会已出现了文明。由于字符出现在陶樽上,考古学家把它称作“陶樽文字”,也称“陶文”。当时发现的陶文大约有10个,但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这个了,一些文物杂志的封皮上经常出现它的“身影”,主要是因为这个字符是最典型的一个大汶口文化的图像文字!这个字符在世博会期间作为山东馆的一大宝物进行了展出。
最后,79岁的张老有些激动:“在莒县被发现的这些有5000年历史的字符,竟然被印到了伦敦街头外国朋友穿着的T恤衫上,这是山东文化对奥运精神的一种诠释,在国际上对山东整体形象的提升大有帮助,而这也凸显出奥运会这个世界瞩目的大舞台对山东这个文化大省的一种认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孟娟娟)1—6月份,莒县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870万美元,实际到账外资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566.7万美元,同比增长240.2%,提前超额完成市、县全年任务目标。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