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凡虎
日前,在老城区从事育婴工作的宋玉芹领到了当月2600元的工资。宋玉芹今年47岁,老家在西湖镇荻竹涧二村,通过培训取得了育婴师资格证书,是“阳光大姐”家政服务中心的签约员工。据了解,在东港区家政服务行业,2600元的月工资并不高,“金牌月嫂”有时最高可拿到6400元。
今年以来,东港区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形成了政府推动就业、社会支持创业、全民自主创业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全区共有8285名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有的已在城市扎根,成为“新市民”。培训,让东港区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时实现了从靠“力气”到靠“手艺”的转变。
该区群众发现,参加技能培训比以往更加方便了,培训班就设在社区或者村里,走出家门就可参加学习。区人社局依托基层人社所和农村社区人社服务站,走村入户摸清群众培训愿望,并建立培训工作台账。区就业办及时汇总信息,协调定点培训机构带着师资和设备把培训送到群众家门口,同时灵活设置培训时间,避开农忙时节,不耽误群众干农活。
东港区人社局及时对接人力资源市场及市区企业用工需求,建立“订单式”培训机制,提高就业的针对性。今年以来,在各镇街道先后开展培训班20期,涉及挖掘机操作工、电焊工、育婴师、服务员等多个行业,3000多人参加培训,切实提升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该局不但鼓励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同时创造条件让他们“留下来”,就近转移就业。
南湖镇北叶青茶厂是一处集茶叶生产、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茶厂,拥有无公害茶园300多亩。按照季节不同,该厂每年都要从周边西沈马、许家庵等村雇佣200多名农村劳动力从事茶叶采摘、茶园管理等工作,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同时,该区人社局还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对农户进行现场指导和集中技术培训,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先后邀请荷兰农业专家纳高、日本林业专家山根和法国农业专家杰勒德先生到东港区就蓝莓、绿茶、苹果、核桃及林业的育苗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同时对农户进行集中技术培训,把人才智力转化成生产效益,受到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
新闻推荐
一线交通警察、联合国维和民事警察、奥运安保民警、援疆维稳特警……,翻开刘召海的个人履历表,不可避免的被他丰富的工作经历深深吸引;十八个寒来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