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学锋 科学养羊拓富路
苏学锋 科学养羊拓富路
本报记者 先朝阳
本报通讯员 文 璟
最近,环县山城乡农民苏学锋夫妇格外忙碌,除了喂羊,还要给慕名前来“取经”的养殖户传授经验。
苏学锋是山城乡薛塬村北渠塬村民小组的农民,从2011年以来,他家养殖的200多只羊中,仅4只小尾寒羊每只年产羔8只,年收入近3万元。
1993年,苏学锋退伍回家务农,在家里养了12只羊,经过精心喂养,到年底就达到50只。以后的数年里,他家每年的羊存栏均保持在50只左右,出栏150余只,年收入近万元。
2010年,薛塬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在乡上的扶持下,苏学锋新建了5座养殖棚,并且从山东购来80多只良种羊,羊存栏达到了150只。他还在流转的140亩土地和自家的60亩土地上全部种植玉米,将玉米秸秆加工为青贮饲料,再把羊粪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形成了“羊粪-玉米-羊肉”的良性生态循环。
苏学锋还探索出了一套养羊“秘笈”:一是按羊的种类、体质、大小分圈饲养;二是每天给羊供两“餐”,每隔7个多小时一顿;三是按照“夏秋青贮草+精饲料;冬春青贮草+精饲料+油渣”的方式饲养。这种养羊方法,不但育肥快,而且省时省料。有人做过对比,同样100只羊,苏学锋家的年出栏量比其他养殖户多30余只。
2011年,苏学锋从相关资料上看到带棒青贮技术效果好,他当年便青贮带棒玉米10立方米,育肥效果明显。第二年,他用这种办法养殖种羊220只,出栏300余只,纯收入14万元。随后,他还向乡亲们传授了这项技术。
今年,苏学锋成立青明养殖专业合作社,争取双联贷款30万元,新建养殖棚8座,从山东调引小尾寒羊300只。在他的带动下,北渠塬村民小组42户群众开始发展养殖业,他还从技术、防疫、饲草青贮、销售等多个方面给大家提供服务,形成了“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如今,在苏学锋的带动下,山城乡全面推广“每户年养殖小尾寒羊50只+断奶出栏150只”“每户年养殖小尾寒羊50只+育肥5个月出栏75只”“每户年养殖小尾寒羊20只+30只黑山羊”三类养羊模式,确保每户年均收入达到7万元。
新闻推荐
乌克兰示威冲突致百人受伤12月1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总统办公厅附近,示威者冲击警察组成的人墙。新华社/路透不少乌克兰民众12月1日在首都基辅市中心举行示威活动,继续抗议政府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