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决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决投票于当地时间1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下午2时)正式开始,投票将于当地时间当天晚8时结束。
全民公决的问题如下:一、是否赞成克里米亚在享有俄罗斯联邦主体权利的基础上与俄罗斯重新合并?二、是否赞成恢复克里米亚共和国1992年宪法并赞成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一部分?
选票用俄语、乌克兰语和克里米亚鞑靼语印制,获得多数票的问题将被认为是直接表达了克里米亚居民的意愿。按照规定,投票率超过50%,公决结果才有效。
克里米亚共设立1200多个投票站,2400多名执法人员维持投票秩序。来自23个国家的135名观察员以及克里米亚当地1240名观察员将监督此次公决进程。注册报道此次公决的各国记者超过600人。新华社记者在辛菲罗波尔市中心的一个投票站看到,一些市民早早就前来等待,投票站开门后,人们排着队有序地进入投票站投票。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全民公决组委会主席马雷舍夫表示,此次全民公决的最终结果可能在17日公布。有民调显示,近80%的克里米亚人将投票赞成入俄,15%赞成留在乌克兰,其余人尚未决定。克里米亚议会6日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将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同时决定把关于克里米亚共和国地位的公投从本月30日提前到16日举行。
乌克兰当局随即宣布克里米亚议会的决定非法,由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也发表声明,称克里米亚公决没有“法律效力”,将不承认公决结果。俄方则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
联合国安理会15日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由于俄罗斯投票否决,决议草案未通过。据新华社电
专家——
推进政治解决仍是唯一出路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16日举行全民公投之际,乌克兰紧张局势轮番升级。此间专家指出,外部势力的过度干预只能加剧各方对立,当务之急是尽快设立各方组成的国际协调机制,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化解乌克兰危机。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高飞认为,乌克兰危机背后有三对主要矛盾:一是乌克兰国内各政党之间的矛盾,二是东西部民族意识对立,三是俄西之间的激烈争夺。在亚努科维奇政权被推翻之后,第一个矛盾得以暂时缓解,但随着安理会决议表决和克里米亚公投,后两个矛盾将更加激化。
专家指出,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是出于自身政治目的的考量,按照自己的意愿解读国际法。
“西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作用是推波助澜,不是从乌克兰的政治稳定和发展出发,更多的是基于地缘政治利益,将乌克兰从俄罗斯身边拉走。”中国社科院上合组织研究中心秘书长孙壮志说。
新闻推荐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9日说,就俄罗斯宣布克里米亚加入俄联邦一事,日方除前一天宣布的停止放松签证限制谈判外,还将考虑进一步对俄制裁。安倍当天在国会参议院预算委员会答辩时说,“我们将研究进一步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