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影响天气变化最大的主角是“冷空气”,它的到来,不仅会给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方面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给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等带来危害。因此,科学认识冷空气,采取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可以避免和减轻冷空气带来的危害。
遥远的北冰洋、严寒的西伯利亚是冷空气的发源地。因为这些地区的纬度高,冬季黑夜漫长,白昼很短,日照时间非常少。因此,大地从太阳那里得到的热量十分微弱,而夜间,地面却向太空辐射损失许多热量。近地层大气随着地面不断冷却,气温越来越低,冷空气堆积在一起变得越来越多。这一团温度极低的冷空气在西北气流的引导下,自北向南推进,从而影响蒙古国和我国大部地区。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称之为弱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的冷空气称之为中等强度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称之为较强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称之为强冷空气;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称之为寒潮。
对于人体而言,强冷空气袭击前后的2~3天内,平均气温和最低气温骤然下降,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寒冷刺激难以适应,如果不及时添衣服保暖,就特别容易受凉,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给各种不同类型的感冒病毒入侵造成可乘之机。所以,此时我们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预防感冒,特别是老人和小孩以及肺病患者。冷空气来袭,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减轻大风、低温霜冻、寒潮天气对农业的危害;大棚设施、牧区放牧或转场、交通运输等要做好防风或防雨(雪)工作,已成熟还未收获的农作物、水果等应抢晴或严霜前及时收获(采摘),防范露地和大棚蔬菜、瓜果等遭受低温、霜雪危害。
□翟殷斌
农万江
新闻推荐
周笔畅
11月10日,2014年度第二十一届欧洲MTV
EMA音乐奖的颁奖盛典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