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丝带”复兴博州荣光 ——— 访新疆博州党委书记赵青

来源:日照日报 2014-11-17 23:28   https://www.yybnet.net/

阿拉山口综保区作为新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拥有铁路专用线,区内9条宽轨和6条准轨铁路线,承担着综保区的主要运输任务,是综保区联系外界的重要交通渠道。

本报记者 丁永昌 张爱军

丝路兴而博州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大势所趋,博州建设向亚欧开放的枢纽港是顺势而为。

西北小城博州看到了复兴曙光

千年长河中,随着历代中央集权对新疆经济、政治以及军事政策的变化,这个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经历了兴衰轮回。公元658年,唐朝在此设立双河都督府,作为古丝路北道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重镇,这里成为中西方使者、商旅、僧众东来西去的要冲,繁华一时。之后,随着丝绸之路的日益沉寂,博州也荣光不在。

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大战略,让偏居西北一隅的博州重焕生机。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上,古丝路重镇有望再次扮演重要角色。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博州党委书记赵青毫不掩饰博州人的梦想:“我们期待博州能够早日再次成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品走向中国、中国创造走遍丝路、走向全球的平台和枢纽。

丝路兴而博州兴

记者:打造“丝绸之路”战略对于博州意味着什么?

赵青:“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对我们来说是重大的战略机遇。简单说,丝路兴而博州兴。事实上,博州发展的想法很多,为什么以前发展得不够顺畅,现在却进展很快。我以为,从宏观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大势所趋,国家造势,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发展的规划就是顺理成章了。

记者:博州在共建“丝带”中的定位是什么?

赵青:在中央共建“丝带”战略提出后,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西桥头堡,博州立学立行,迅速找准定位,抢抓区域经济发展主动权。我们认为,与“丝带”沿线城市相比,博州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前沿,地缘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明显,这是博州融入“丝带”发展,打造向亚欧开放枢纽港的基础保证。

让梦想照进现实,关键在于行动。在行动中,博州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求变。我们把扩大对外开放,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不竭动力,构建举州开放体制,高效开发运营阿拉山口综合保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聚集;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统筹布局产业园区,加快产业聚集,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把统筹推进“三化”作为发展客观需要,以城镇和园区为载体多轮驱动,形成产城互动、产城融合、产城一体同步推进的新局面。

我们希望,尽最大可能形成并发挥好“亚欧枢纽港”作用,让博州的发展同“丝带”建设交融共生,没有外部的参与,自拉自唱是难有作为的;我们还希望,博州能够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把博州打造成产业高地,实现博州经济的现代复兴。

“三条路”和“七大功能”

记者:共建“丝带”,博州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赵青: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博州牢固树立争先、率先、领先意识,对照先进找差距,从思想到工作、从思路到措施,树立全新标杆,以重点突破之功、收带动全局之效、开跨越发展之路。

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博州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创新实践、苦干实干,干成了许多过去不曾想、不敢干、干不成的事情。博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博州要走好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由产业支撑、有城市特色“三条路子”,实施产业支撑、综保区引领、城镇化带动、民生建设、人才优先、融资保障、效率提升“七大工程”。

事实说明,“三条路”“七大工程”的实践,是非常符合博州州情的,因为它已经带来了良好效应。2013年,博州地方财政收入,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二五”规划任务……这些都将成为博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石。

实施“口岸强州”战略

记者:博州拥有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在这里,每年有数千万吨的过货量,但“落地”加工能力不足,博州如何扭转这种“看得到,吃不到”的状况?

赵青:博州共建“丝带”,打造向亚欧开放枢纽港,希望的原点在口岸。博州境内的阿拉山口口岸,是“丝带”关键节点,中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中国从中亚、西亚国家进口能源、战略物资的大通道。自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阿拉山口口岸已成为中国唯一的铁路、公路、输油管道三位一体的国家一类口岸。到去年底,累计过货量达2.4亿吨,进出口贸易额1093亿美元,海关税收入库869亿元。

作为全国第一大陆路口岸,每年数千万吨的过货量,让博州人既自豪,又感到惋惜:不足30%的落地转化加工率,让阿拉山口口岸更多地充当了“通道”——— 没有产业支撑的口岸,最多只是“通道”。相比而言,这种“看得到、吃不到”的“通道经济”,对博州经济的驱动力显得过于微弱。

2010年,阿拉山口口岸过货量、上缴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出口贸易额,分别占新疆总量的90%、89%和69%,仅海关税就实现103.66亿元,而同期地方财政收入却只有1.36亿元。

博州实施“口岸强州”战略,让口岸成为推进博州跨越发展的引擎、工业崛起的脊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必须要发挥好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资源优势,布局“落地”产业,延伸口岸经济产业链。只有发展产业,确保过往大宗货物进得来、储得住、有利润、能就地加工转化,或者就地重组集散,才能将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记者:布局“落地”产业,离不开载体,博州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怎样?

赵青:博州依托阿拉山口口岸,配套兴建了综合保税区、金三角工业园、精河工业园、五台工业园”一区三园“的产业格局。

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是新疆第一个保税区,已于今年6月封关运营。保税区由铁路作业、海关监管、产业配套三个功能分区组成,具有铁路物流、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贸易、综合服务、加工制造、仓储物流、贸易市场和生产性服务功能。进驻企业享有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区内货物交易不缴增值税和消费税、境外货物进出免许可证和配额管理等政策。此外还享受国家赋予新疆的特殊优惠。

合理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促进了博州“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赢得一批大企业、大项目眷顾。目前地平线石油天然气、新加坡太平集运、新疆三宝、祥泰化工、衡华商贸、中瑞恒金矿石选矿等企业项目已落户博州。中国五矿物流、乌鲁木齐铁路局已完成投资内部审核,新疆现代石油、宁夏宝塔集团项目加紧规划设计,哈萨克斯坦能源矿产资源展示、国际采购、分销、配送项目正在接洽……初步形成了金属矿石分选、钢管防腐、油气进口储运、物流等产业格局。

“驼铃声声,袅袅孤烟”的泛黄记忆早已消散,博州正迈开大步,向西开放。伴随”丝带“建设,博州生机勃勃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新闻推荐

兴茶新魅力

本报记者 孟凡虎浮来青绿茶,因其生长期长、叶芽肥厚、耐冲泡,具有北方绿茶“绿、香、醇、净”四大特点。2001年6月在日照市首届名优茶评比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荣登榜首。5月25日,在莒县浮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大哉天台山2014-12-06 23:14
评论:(“丝带”复兴博州荣光 ——— 访新疆博州党委书记赵青)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