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祥彩
他曾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他曾20多次登上央视舞台他希望“铁筷子面”能从日照走向世界
8月9日晚8点,在CCTV1励志节目《挑战不可能》中,43岁的挑战者赵文起用一双近两层楼高、重有30多斤的铁筷子成功夹起小钢珠。这一几乎“不可能”的惊人之举震惊了央视,更让国人无不拍手叫好。更让人激动的是,素有“中华第一大铁筷子”之称的赵文起是咱日照滴,来自莒县长岭镇西虢村,目前在莱芜开了一家面馆。
8月14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赵文起。
普通打工仔,勤学苦练成就一身绝活儿
赵文起曾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
几年前,和很多不上大学的农村青年一样,他背起行囊,告别了黝黑的土地和苍老的父母,开始了外出打工生活。他的打工地点是莱芜的莱钢集团食堂。
食堂里经常招待外国客人,他发现外国人吃几次饭就能学会使用筷子,所以心里便产生了一些想法,“凭什么我们使用了几千年的东西外国人一学就会,我要弄个让他们学不会的。”于是,他便找人用钢管做了两根95厘米长的铁筷子,开始练习夹乒乓球。
食堂的活儿对于这个习惯了吃苦耐劳的日照男人来说,小菜一碟。所以空闲时间,他就跟铁筷子较上了真。
他希望练出铁筷子夹鸡蛋的绝技,每天就用乒乓球练习。
日复一日,外人不知道练习的辛苦,只看到一盆盆乒乓球被夹扁,而他手中的铁筷子一天天变长。
第一双铁筷子95厘米。
第二双,120厘米。
第三双,187厘米,重10.95公斤。
在平常使用筷子的过程中,用到的肌肉是50多块,关节30多个,而赵文起运用的只是三根手指的力量。
他告诉记者,夹起鸡蛋后,要憋住一口气。气和力的运用与协调,需要实践中不断摸索,“我会随着练习慢慢增加长度和重量,不断挑战自己的新高度”。
如今,赵文起练习铁筷子已经有八年了。八年的严寒酷暑,也让他的铁筷子功达到了新高度。
8月9日晚,在央视舞台上,当他拿起4.6米长、重30斤的巨型铁筷子夹起小钢珠稳稳地放到瓶口时,全场哗然,评委周华健直呼大开眼界。
其实,铁筷子功只是赵文起的一项绝技。在这个话不多的男人背后,还藏着两项世界纪录。
2006年他在厨房点火时,点火枪上的一个铝护垫掉在水盆里,但是没有马上沉底。这让他产生了水上漂硬币的想法,晚上回宿舍之后,他开始反复练习,后来最多的时候能漂起1390枚。“我便想申请世界纪录,没想到2006年7月25日我申请世界纪录时,发挥得非常好,竟然在17小时18分32秒的时间内漂起了7500枚,失误率仅为1%。”赵文起告诉记者,获得了漂硬币数量之最后,他便琢磨用硬币漂成各种图案,后来又申请了漂字母时间最快的纪录,在54分26秒的时间内用硬币在水面漂起26个英文字母。
20多次出现在央视舞台上,还曾走出国门
8月9日晚,在央视舞台上,随着主持人撒贝宁的介绍,赵文起用2.6米长的铁筷子夹起来三种不同的水果送到评委的手中。
随后,在评委董卿、周华健、李昌钰的惊讶目光中,赵文起又用2.6米、3.6米、4.6米的筷子分别夹起生鸡蛋、生鹌鹑蛋和直径1.5厘米的小钢珠,将它们平稳地放置在瓶口上。4.6米的筷子,赵文起在之前是从来没有用过,对他来说确实难度非常大,由于筷子实在太长,所以晃动非常厉害。挑战过程中,现场评委、主持人、观众全都屏住呼吸,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
在挑战成功的那一刹那,全场振奋欢呼起来,这个日照男人用八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专属于自己的人生勋章。
这已经是赵文起第20多次出现在央视的节目中了。
多年来赵文起前后参加了《我们有一套》、《想挑战吗》、《中国味道》、《向幸福出发》、《越战越勇》、《天天向上》等50多个节目,20多次出现在央视的舞台上,还曾经走出国门到韩国SBS电视台表演绝技。
寻求日照餐饮合作者,希望“铁筷子面”从日照走向世界
“铁筷子王”一直专注于餐饮。
两年前,他在莱芜开了一家扯面馆,并逐渐琢磨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铁筷子面”。
很多面食为了使口感好,会添加一些剂料,赵文起在练习铁筷子的过程中逐渐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拌面方法,“不用加任何添加剂,纯天然绿色的面粉一样能做出劲道又好消化的面条”。在莱芜的实践让他对“铁筷子面”很有信心,“早上吃一碗,不仅易消化,中午还不饿”,赵文起说,小店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回头客。
如今,他正计划注册商标“铁筷子面馆”,一心要做一个让国人喜欢的新小吃。
谈起小吃发展,赵文起很兴奋。“小吃一样也能做大”,他说,自己起初开饭馆时就加盟了一家“陕西扯面”,“仅仅两年时间,人家就上市了”。
对于铁筷子面技术,赵文起说,最多一个周就能学会,适合推广;小吃店成本低,也很适合下岗失业人员或夫妻店加盟。
就在记者采访时,新泰有一家餐饮公司找到赵文起,商量合作发展事宜。
赵文起说,自己本是日照人,很希望能在日照注册,让“铁筷子面”从日照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如果您对“铁筷子面馆”有兴趣,本报可帮您牵线搭桥。
新闻热线:8881111
新闻推荐
新华社新德里8月21日电(记者 白纯) 中印合资的中车先锋(印度)电气有限公司20日正式投产。这是继印度总理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后,首家在印度本土投资兴建的轨道交通装备电气牵引设备制造企业,也是中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