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龙鸟彩色复原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在那些讲述恐龙这种史前生物的电影,比如《侏罗纪公园》和《侏罗纪世界》中,恐龙的外皮呈鳞片状,颜色灰暗,虽然很有质感,但看起来就让人觉得“此物不善,要敬而远之”。但事实上,恐龙足迹研究学者邢立达介绍,根据最近20年的研究表明,有些恐龙的样子可能和这些刻板印象相去甚远,它们可能是毛茸茸的,而且颜色绚烂。
1996年,在辽西地区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让学者们震惊的是,皮肤上的部分衍生物和软组织也被保存了下来,化石上一圈纤维状的印记被证实为原始丝状羽毛,经过研究与比较,学者们确定这只生物属于美颌龙类。
从2009年科学家们在辽宁先后发现了有类似羽毛压痕的恐龙化石“孔子天宇龙”,和带羽毛的恐龙化石“郝氏近鸟龙”,2012年,华丽羽王龙也被发现,恐龙在科学家们的眼中,再也不代表着粗糙而丑陋的外皮,而可能身披毛发的可爱萌物。
2010年,来自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的科学家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中的黑色素体: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这为恐龙体表颜色的复原提供了科学依据。由于这两种色素在现代鸟类的羽毛中也存在,科学家们根据与现代鸟类的对比,推测带羽毛的恐龙具有灰色、褐色、黄色及红色的基础色。在研究者的推测中,中华龙鸟从头顶到背部是栗色的,腹部是白色的,尾巴则是栗色和白色的环带相间,一圈一圈的。而小盗龙则很有可能长有黑蓝色的羽毛,这些羽毛还闪烁着金属光泽,像极了现在的乌鸦羽毛颜色。
不过,邢立达说,长毛的恐龙在恐龙这个大族群中还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多生存在侏罗纪中晚期到白垩纪时期。四川地区发现的恐龙基本上还是不长毛的,类似鳄鱼皮的模样。
整理采写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茜
新闻推荐
民众举行纪念仪式。新闻背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30年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北部靠近白俄罗斯边境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突然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逾8吨强辐射物泄漏。这起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