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国际时讯 > 正文

“瓦尔特”永别萨拉热窝新华社记者 王慧娟

来源:定西日报 2016-06-05 07:15   https://www.yybnet.net/

5月的贝尔格莱德天气说变就变,26日下午,不知何时阴云笼罩,晴朗的天空变得暗沉。这让人想起了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经典台词:“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是啊,暴风雨就要来了”。当天,众多热爱“瓦尔特”的人在贝尔格莱德送这位银幕中的英雄最后一程。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给包括中国影迷在内的众多人留下了经典形象。饰演男一号的塞尔维亚著名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因而成为人们心中的“瓦尔特”。

日沃伊诺维奇本月22日在贝尔格莱德一家医院病逝,享年83岁。26日上午11时,塞尔维亚电影艺术家协会在贝尔格莱德市政厅内的仪式厅举行追悼会,缅怀他的传奇一生。

仪式厅内,日沃伊诺维奇的巨幅遗像挂在背景板上,照片上的日沃伊诺维奇英俊帅气,宽厚和蔼。遗像左侧写着他的名字和生卒年1933-2016。遗像右侧的电子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他的剧照和生活照。

塞尔维亚外交部长达契奇和贝尔格莱德市市长马利等政府官员出席了追悼会。日沃伊诺维奇遗孀卢拉在家人的陪伴下进入会场时,达契奇和马利等人纷纷起身迎接。

简短的开场白后,追悼会上播放了日沃伊诺维奇参演过的电影片段,包括他在著名电影《桥》中饰演绰号“老虎”的游击队少校参与炸桥的场景。会场内,所有人都沉浸在一段段影片中,仿佛被带回了日沃伊诺维奇的电影世界。

日沃伊诺维奇一生参演过300多部影视剧作品。他善于塑造游击队员形象,还扮演过革命者、工人、农民等角色,获得众多奖项和荣誉。在今年的贝尔格莱德国际电影节上,他被授予“终身成就奖”。

追悼会上,塞电影艺术家协会成员、塞著名导演和演员纷纷致悼词,回顾日沃伊诺维奇星光熠熠的电影生涯,称赞他为南斯拉夫电影所作出的贡献。

悼念仪式结束后,葬礼下午1时在贝尔格莱德新公墓举行。进入墓园,人群一路走到教堂前,日沃伊诺维奇的棺木摆在教堂门前的中央,上面铺着鲜花,前面立着遗像。近30摄氏度的高温和似火的骄阳未能阻挡人们前来吊唁,教堂前的小路被围得水泄不通,等待凭吊的人排起了长队。

致悼词和唱诗过程中,记者询问身边的年轻女记者莫娜·楚基奇如何评价日沃伊诺维奇,她毫不犹豫地说:“不论你问任何人,他们都会给你一样的答案——日沃伊诺维奇是最优秀的演员,是我们的大英雄,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即使现在,大家还会经常引用他电影里的台词。”

葬礼现场有许多市民未能挤到日沃伊诺维奇家人身边送上慰问,他们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葬礼的每一个环节,静静地陪着他们的“大英雄”。

唱诗结束后,外长达契奇等8人将棺木抬上灵车。送葬队伍缓缓向墓地行进。阳光依旧灿烂,气氛却凝重无比,仿佛这一路走了一个世纪那么长。

下葬的棺木盖满了鲜花,人们久久凝望着墓地不肯离去。离开前,记者看到一位老妇人在墓上留下一只点燃的香烟。老妇人应该是知道日沃伊诺维奇喜欢吸烟,因此用这种方式送他最后一程。

日沃伊诺维奇留下了珍贵遗产。今年2月第38届塞尔维亚国际旅游展开幕时,贝尔格莱德市旅游局特别拍摄并在开幕式上播放了日沃伊诺维奇的一段30秒中文视频,借此宣布将大力吸引中国游客前往贝尔格莱德旅游。

波黑萨拉热窝电影节负责人普利瓦特拉先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家喻户晓,为双方合作留下“丰厚的遗产”。应借助这部电影的特殊影响力,扩大影视交流。

日沃伊诺维奇走了,离开了爱他的人,但他将“瓦尔特”等经典形象留给了他们,留给了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等城市。

新闻推荐

罗马高温动物园妙招解暑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瓦尔特”永别萨拉热窝新华社记者 王慧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