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的《豹》是一部充满了象征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详细描述了法国大革命之后,西西里王国的一个传统贵族家庭在剧烈的时代大潮中风雨飘摇、跌宕起伏,进而无可避免地走向没落与衰亡的全部过程。在兰佩杜萨笔下,以萨利纳亲王为代表的萨利纳家族,虽然外表看起来依然光鲜,但内里却已经虚弱不堪;他们虽然过着精致而又颓废的生活,却不免带有一丝末世狂欢的格调;他们经常感到忿忿不平,却只能眼看着自己家族的没落、家产的毁灭而无能为力——更为可怕的是,他们这个阶层所代表的思想与意识,也即将随着时代的进展而烟消云散。不管他们是否情愿,社会发生着某种潜变,民众悄悄地酝酿骚动,旧时代终结,新时代来临,已然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趋势。
所谓“豹”,原是小说中的萨利纳家族的族徽,象征着这个家族和萨利纳亲王的权势和威严。但是,到了小说写及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豹”的权势和威严已经一落千丈,作为“豹”的象征,多少年来一挥巨爪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如今不得不屈从于数不胜数的阴谋诡计。萨利纳亲王无疑是本阶级的开明人士,他既清醒地认识到时势的力量,同时,也始终对过去的年代有着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缅怀与留恋。尽管他时常感到气恼与屈辱,有时甚至会陷入极度压抑的状态之中而无法自拔,但他明白任何阶层都不可能永远存在,“一个百年的权宜之计对我们就是永恒”,他或许还可以为自己的儿孙辈操心,但对于更加遥远的未来,对于那些可望用手爱抚的东西以外的事物,他就不负有任何的责任了。萨利纳亲王坦陈,与前辈和后辈们相比,他属于不幸的一代人,他这一代人介于新旧两个时代之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时宜。萨利纳亲王预言,这个社会可能有所变化,但只会变得更坏,因为“我们是豹,是狮”,而“代替我们的将是豺,是鬣狗”。
如果说高雅的品位和良好的教养,显示出萨利纳亲王的贵族气质,那么,与萨利纳亲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堂卡洛杰罗市长。此人思想解放,擅长投机,不受任何道德观念约束,鄙视被贵族阶层奉为道德楷模的各种品行;在政治上能够迎合潮流,在生活中总是满怀信心,像行走在森林里的大象一样横冲直撞;此人没有任何道德包袱,却总能获得轻盈的力量,代表着西西里王国未来的方向。萨利纳亲王虽然从心底里看不起堂卡洛杰罗市长,但却并不妨碍他们两家结为姻亲,前者象征着旧时代的名望与光荣,后者象征着新时代的金钱与权势——萨利纳亲王认为,其实并不存在任何革命,一切不过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而已,毕竟,“要想消灭这个阶级是困难的,因为它实际上在不断地更新,如果需要的话,它可以妥善地死去,还在它临死之际撒下一粒种子”。而这两个家族之间的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双方冲突与斗争、彼此退让与妥协的结果,同时,也意味着十九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权利的更换与交替。
身为作家的兰佩杜萨本人即是世袭的兰佩杜萨亲王,他生于西西里岛巴勒摩城的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幼年时期曾亲眼目睹了本家族的衰落与变迁。兰佩杜萨的内心有着贵族的自尊与高傲,他深谙本阶级的弱点,又难掩对现实的失望之情,他笔下的萨利纳亲王,毋宁说正是他本人的化身。兰佩杜萨这样说道:“西西里艺术和智能的发展推迟了一个世纪;新鲜事物只有当它们凋谢时,不再产生生命激情时,才对我们有吸引力。”过去世界里有着他的喜怒哀乐,事物越古老越受到他的尊敬。然而,这不过是一种怀旧的不祥之兆,因为贵族家庭的意义既寓于传统之中,又寓于对生命的回忆之中——兰佩杜萨以为,他正是怀有这种不寻常的、区别于其他家庭的回忆的最后一人。
新闻推荐
张铁林付了18年抚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