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美国人在什么地方缺乏创新能力,我个人认为饮食可算其中之一。美国所谓的一些美食,其品种的贫乏与味道的奇葩是我难以接受的,那些在我认为比较难吃的,却是美国人的日常美食。
我在美国,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曾尝了不少品牌的快餐,其内容和味道基本上一致,无外乎汉堡、沙拉、披萨、炸薯条、牛排、煎鱼等,再就是甜点以及各种热量很高的饮料。至于味道,不是偏甜,就是无味,需要自己撒盐和胡椒。让我最难以接受的当属各种乳酪的味道。有时,我也会因为一家餐厅的别致装潢和多姿多彩的菜单展示出来的美好,从而对这个地方的美食充满期待,之后却因为物不所值败兴而归。儿子对于我在美国品尝美食的总结很到位:不吃后悔,吃了更后悔。
如果真的说美国人在饮食方面没有创新,那也是不对的,只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创新在我们看来有点小儿科。就像有一日,儿子听说某知名汉堡店出了款新品辣汉堡,这让嗜辣如命的他在这片美食沙漠里好像看到了一叶新绿。当他点完了一看,顿时傻眼,原来汉堡的两片面包被调成了红色,而味道和辣完全不沾边。哦,变个颜色也是一种“创新”?美国饮食的创新并不体现在对于菜品多样性的追求,而仅仅对已有菜品配料上的不同改良,各家餐厅会以自己调制出的独特酱汁,浇在牛排上,或浇在薯条上,造就了一家家与众不同的味道,也让食客津津乐道于各家餐厅不同之“特色”。
在国内,我也会偶尔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有时还因为换换口味而比较喜欢。所以在美国看到这两家店会有种抓到救命稻草的感觉,心想,总算有能吃的了!于是进了店不看菜单就点,来个辣鸡腿汉堡吧,没有,来对辣鸡翅吧,也没有,鸡肉卷?没听说过,那芙蓉汤呢?想也别想!原来,我的麦当劳只是中国的麦当劳,这里的麦当劳肯德基和其他众多汉堡店炸鸡店没有区别,经营的是美国人喜欢的味道。
还有一种最不能容忍的“创新”就是失去了某种食物本来有的美好的味道。美国人会将美国以外传入的食物本土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墨西哥Taco,主要卖的是一种烤熟的玉米饼卷起一些菜、肉等,关键墨西哥人也喜欢吃辣的,这样的Taco可以称得上是美味。可是在美国,有很多的Taco
bell,他们将好端端的墨西哥Taco加上芝士乳酪,让原来又辣又香的味道立刻变成美国味,而且风靡美国,当你开车经过任意一条公路,看到远方高高竖起的巨大的各种快餐店招牌时,必定有一个是Taco
bell。
在美国所有的食物里,唯有披萨是我爱吃的,这可能还是由于它和国内的大饼极为相似,只不过,在上面加了他们自认为独树一帜的各种酱料而已,酱料可以自由选择,而每次我只要那么两样喜欢吃的,绝不敢轻意尝试其他,生怕生出什么事端出来。
很多食物虽然不爱吃,但餐馆的环境却是我喜欢的。无论多么著名的餐馆或多么不起眼的小店,其规模都不大,装饰方面追求的是一种比较温馨、干净、舒适的氛围,让就餐的人感觉到,即使不吃,来这里安静地坐坐,也是一种享受,吃仿佛变成了一件漫不经心的事。
其实对于任何一种食物来说,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习惯与不习惯,只要有人喜欢并愿去吃,这种食物便有了长久的生命力,没准哪一天,我们也突然喜欢上了原本不喜欢的东西,对一些我们原来一直不愿或不敢吃的食物,慢慢地接受了喜爱了,就像这看似没有内涵的美国餐饮文化,却有着它们自己的精神在里面,不求奢侈,不求精细,注重的是快捷和便利,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繁琐的做饭中解脱出来,用于旅游和休闲,从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和品味。
尽管如此,对于目前的我来说,还是吃不惯这样的“美食”,怀念的仍然是存在于我们内心深处的那一个个熟悉的味道,哪怕是一碗冒着热气的豆腐脑和就着一碟咸菜的小米粥。
新闻推荐
p;
北京时间8月21日,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逆转击败塞尔维亚队,继1984年洛杉矶、2004年雅典之后,第三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伦敦奥运会周期陷入低谷的中国女排在主帅郎平的率领下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