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民彤
这里·方式
“如果你有幸前赴或途经荷兰南部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一定要去看看那座生者的天堂,一家开在教堂里的书店:多米尼加书店(Boekhandel Dominicanen)。这个雄伟高耸的多米尼加教堂已经在此矗立了八百余年,它是人类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哥特式建筑、中世纪壁画、巴洛克式屋顶画和五万多册图书,还有入口处那本重逾一吨的钢制大书和书店里两层楼高的巨型书架——要看历史悠久的教堂屋顶画,这儿恐怕是全世界最好的位置……”
这是笔者近日在北京晚报上看到的“靠‘乞讨\’活下来的最美书店”的新闻报道中的一段文字。从这篇文化报道看,每一年有近一百万游客来到这家书店游览、购书或喝喝咖啡,但众多的游客的到来,并未影响这里读者的阅读,这缘于教堂建筑结构特殊,建筑时所用的砖石是吸音的,声音会向上走并迅速消弭……
这家多米尼加书店在庆祝它的十岁生日时,被BBC和CNN盛赞为“全世界最美”的书店。但是,在过去的十年里,这家书店两次濒死,又两次复活。在2014年,书店再次破产时,书店发起了一场众筹活动,向大家“乞讨”财政支持。他们在Facebook上建了一个名为“多米尼加书店挺住(Bookstore Dominicanen must stay)”的页面,在48小时内即收获了4000个点赞,来自全世界书友的支持,让多米尼加书店的员工们倍感温暖、信心大振。书店向顾客们发出问卷,询问他们想要一家什么样的书店,很多人提到了一条相似的重要意见——“我们不想要一家只卖畅销书的书店”。
发起的这个众筹活动,不仅为书店筹到了钱,还在全世界找到了600多位“书店使者”,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家书店并慕名前来,书店利润开始回升。经历了短暂的低潮后,书店的一系列活动也很快重新开始,有辩论、展览、对谈活动,甚至是晚间的鸡尾酒宴会。书店非常重视读者的建议,书店的文化栖息和优雅气质日益凸显,“这正是第三空间的意义所在,在你的居住与工作之地以外,书店是一个交汇之处,作者、读者、作品、艺术、文化、观点在此汇聚。书店让你在闲来无事的上午有地方可去,喝一杯咖啡,读一本小说,跟同道之人聊天,这是亚马逊不能给你的”……
这家开在教堂里的书店——多米尼加书店的经历和故事,尤其这家书店打出的“我们不想要一家只卖畅销书的书店”的旗号,它所追求的审美风格和品质格调,不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一个书店的阅读的功用、文化的功用和艺术的功用,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最美”的书店。这样的书店,不需要奢华,不要多么显贵,它只是生命的寄托,是心灵的抚慰,是灵魂的家园……
我们知道,每一个爱书的人,大都有爱跑书店的习惯。因为在书店里,他不仅可以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作家的新书,更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一本搜寻了很久的好书,一部闻名已久的名著,一部不曾想到世间会有这样一部书存在的僻书。对于爱书的人,书店的巡礼,不仅可以使人在消费上获得满足,买到意外的好书,而且能从饱经风霜的书页中,体会人生,沉静得如在自己的书斋中一样……
这家“靠‘乞讨\’活下来的最美书店”,两次濒临破产,又两次复活,最终生存下来,而且,每一年一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不少读者向往的地方,我相信,这会使不少爱书者的心中想到我们身边书店的境遇和命运。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文化媒体,会常常看到什么“消失的书店”“困境的书店”“倒闭的书店”等新闻。再环顾我们的身边,虽然开辟了宽敞的大道,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但一个个书店却踪影全无,我们不仅很难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小书店,那些散发着文化气息的“最美书店”,恐怕更难找得到了!但是,我们真的不再需要那些“最美书店”了吗?试想,我们的周围,如果只有钢筋水泥的森林、迷离斑驳的霓虹灯、奔跑的汽车,那该是一个怎样物化的、冷漠的、没有温暖、没有精神灵性的世界啊!
我们知道,世上处处皆有好的风景,然而我们最需要的还是书店的风景。是的,世上最安宁的地方,莫过于书店;世上最能令人沉浸其中的地方,莫过于书店。每个人心中都存有自己最难忘的书店的风景。书店都将成为每一个阅读者心中的栖息地。对于书店,尤其是书店之美,每一个爱书者,都已在心中描绘出:悠悠飘香的咖啡、安静的阅读神情,还有那心仪已久的图书……作为一个读者,谁不会喜欢上像多米尼加书店(Boekhandel Dominicanen)这样的书店呢?
书店体现了文化静水流深的底蕴,它关乎我们的生活内容,尤其是我们的生活品质、精神品质,它更给予了我们人文的细致、哲学的深思。在“最美书店”的阅读中,我们学习、培养并给予他人那文明世界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婉转和体贴……
新闻推荐
跟着硬币环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