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曼彻斯特,人们骑行在自行车道上。新华社 发
随着禁足措施逐步取消,一个新的事物让法国巴黎大区的人感到惊讶:巴黎城市交通在封闭期间已经被改造。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和市府团队推进了他们的减少汽车之战。街道通过一些简单的路障或划线出现了自行车道。伊达尔戈并非是唯一这么操作的市长。现在,新的一个时期启动了,同样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时期:这些城市将如何同新冠病毒威胁共存?城市居民如何对此作出调整?什么习惯会改变?那些曾回到农村的人还会回来吗?或者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会改变吗?显然,危机在各地都加速了已经存在的趋势。
趋势一:争夺公共空间
在巴黎,汽车与温和出行(自行车、步行)之间的斗争在加剧:双方都在争夺更多的公共空间。“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和波哥大同样也出现了这样的争夺:这两大城市已经在寻求削减汽车的位置。它们都提高了自行车的地位。波哥大已经宣布,在这方面不会开倒车,自行车将保留从汽车那里赢得的空间。”自行车、行人和汽车之间竞争可能会更激烈,因为前者在疫情期间证明了自身的效用,因此专横地将它们排挤出城市中心就更加困难。
趋势二:如何养活公交?
禁足的受害者之一就是公共交通工具:一方面无人问津,而当其供应不足时又会人满为患。在所有那些资金来源于使用者而不是政府或企业的城市,当地公交系统面临潜在的破产风险,比如法国。城市在疫情前就难于找到加强公交的手段,随着商业收入的消失,情况就更加致命了。“从经济角度,好的地铁就等于满载人的地铁”,这证明了它的存在和运行成本的价值。在纽约,政府担心地下铁路系统破产,有关汽车入城要设收费站的讨论因疫情而再次出现。
趋势三:新的出行需求
直到目前,移动出行的主要问题是供给问题:是不是有足够的公交车、有轨电车、地铁从而以良好条件运送人们去上班?这几个月来,运输需求被消除了。远程办公将不会是明日的通行准则,但所有人都明白我们可以以不同方式去工作。这是一种可以感觉到的趋势。“因此,它会如何演变从而影响城市地理和交通?这一趋势削减了大城市的部分出行需求,但是这些需求将会转移到其他中等城市去。这些中等城市将会有更多的居民,也因此会有更多的出行,也需要调整其交通供给。”
趋势四:商业转型
禁足让电子商务牢牢生根,就算是发展进度在北欧地区较慢的法国也是如此。最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商店已经在转型。商店要么越来越变成一种简单的产品展示室,人们在这里可以先看实物,然后再在线上下单买;要么成为服务中心。这一趋势可能会有利于全新的近距离商业,临时“弹出式”商业,同样也会加速住宅大楼底商的转型。为了拯救商业,需要商铺在城市空间、街道上扩展。在纽约或维尔纽斯,当地关闭街道,餐馆可以将露天座位扩展到街上。那么未来,为什么商店不可以也这么做呢?
趋势五:重审居住条件
城市人口密度曾是争议点,被指责有利疫情传播。然而,应该负责的并不是城市密度。“人口密度并不是绝对的可怕事物。这是一种产生自过去发生的流行病遗留下来的看法。奥斯曼曾打破了中世纪巴黎的密度,从而建设了一座更加健康但是同样也很密集的城市。问题主要在于,住宅的过度占用问题。”更确切地说危机揭露的是一个城市的居住条件不足的问题。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原创姜建清上海市银行博物馆文│姜建清罗马尼亚最早的银行弹指一挥间。上方这枚大铜章发行于1964年,系为罗马尼亚首家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