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推迟一个月的高考即将到来,有着特殊学习体验的高三考生,面对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节,变得更加重要。以下是相关专家的指导建议,指导考生调节心理状态,应对临考的各种情绪,也提醒家长如何做好陪伴。
考生注意:
首先,保持规律作息。在固定的时间去做固定的事,让生活保持规律,让学习保持在平稳、正常的状态。其次,每天有固定时间放松。目的是让整个身心保持在放松的状态,避免过度焦虑。采用呼吸放松、锻炼放松、听音乐放松等都是可以的。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一个终身成长的概念:有的人把人生中遇到的每次失败,都当成经验的积累,不觉得是打击,他面对挫折和失败都是勇往直前的,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大家要在高考前培养这种成长型思维方式,把每一次做错题、每一次模拟考试看成是有所收获的,这样更能缓解考前紧张。
家长注意:
做好后勤保障不只是物质和安全。在这里特别提醒家长,不要过于焦虑,您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很大。
在家里,要保持原有的生活规律,别刻意改变。比如,原来一晚上问一次孩子吃不吃水果,现在就不要问三到五次,否则就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徒增压力。更别说请假在家陪孩子,给孩子确定个目标院校之类,都是不建议临时增加的。那么,家长怎么能帮到孩子呢?做一个倾听者,真正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例如孩子说睡不着觉,家长可以给他同理的回应,告诉他“我能感受到你的焦虑,我能够从你的表情、你的姿势,感受到你的紧张,在这种时候,大多数人都紧张,那我们来看看用什么方式可以缓解呢?”这是可以帮到孩子的方式。而不是说“有什么好紧张的啊,紧张有什么用啊,你就要告诉自己不紧张”等不理解孩子内心的话。
尤其是已经居家复习的考生,跟家长的接触会更频繁,更紧密,要注意亲子关系的影响,不要在这个时候与孩子有冲突,做到尊重孩子,凡事跟孩子商量一下。
新闻推荐
新华社华盛顿6月30日电(记者刘品然)美国国防部6月30日说,总统特朗普已批准将9500名驻德国美军重新部署的相关计划。国防部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