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
去年夏末,我被公司派到狮城新加坡学习,负责接待我的李先生祖籍广东揭西县客家山区,自祖辈漂洋过海定居狮城后,家族已经传承了4代。当他知道我同样来自广西的客家地区时,盛情邀请我住在他们家,让我有幸在异国他乡度过了一个古风古韵浓郁的客家七夕节。
一个风清月朗的夜晚,饭后,李家人不似平常出门散步,而是张罗起来,在自家小院里摆出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琳琅满目的食品:水果、清茶、糕点……其中几样还独具客家特色——客家酿酒和米粄。起初,我不清楚他们意欲何为?一问才知道当天是七月初七,他们要“拜七姐”。繁忙的工作,加之远离祖国,让我记不起这个传统佳节已然眼前,不曾想,客居他国的华人却记忆犹新。可是,印象中,客家老家的七夕节不是女儿家专属的吗?我的怀疑是多余的,当晚,主角的确是李先生十五岁的女儿,以及李太太。不一会,李家的一个表亲也过来了,她是中国留学生,同时她还带来了三四名闺蜜。几名少女的到来,让李家小院霎时热闹起来,她们和李家女儿、李太太一道,围坐在桌子旁边,嗑瓜子,吃花生,饮茶,还虔诚地向夜空中的织女星祈祷,嘴里念念有词。
我知道,未婚少女们一定是企盼织女庇佑她们生得如花似玉、嫁得好郎君,而李太太则是渴求家庭美满,丁财两旺。李先生年近八旬的老父亲也向我印证了这一点,这的确是客家七夕传统“拜七姐”的习俗之一。拜祭结束后,女人们没有立即散去,她们继续品茶吃糕点,特别是几名少女更是静静地坐在瓜棚下,仿佛竖起耳朵在听着什么。李老先生告诉我,在他们客家故乡中,传说在七夕之夜在瓜棚下,只要心诚可以偷听到鹊桥会上牛郎和织女的窃窃私语,如此一来,少女们就可能收获一份如同牛郎织女般坚贞的爱情。
夜更深了,院子里的少女们依然没有睡觉的意思。原来,她们还要守到三更,到河里取“七夕水”——相传那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喜极而泣的泪水,用来饮用或沐浴,不仅有美容功效,还能防病强身,并让女儿们变得温柔、贤惠……
目睹着眼前的一幕幕,我感慨万千:李家正是无数个散居在世界各地客家人,及至华人华侨的一个缩影,他们怀念故土,敬畏传统,向往生活美好,希望国泰民安,这与全天下炎黄子孙的心不正是一样的吗?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