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健 刘琴
1月14日,张家洼街道冯家坡居委会146户居民回迁分房。今年,冯家坡(书香美域)社区将进入全面入住阶段,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社区医务室、老年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将逐步完善,并进入社区管理状态,届时常住人口将达到7000人。如何加强社区管理,建设莱芜的名牌社区,这成为社区居民关心的话题。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经济繁荣”的总体要求,居委会如何进行全面规划设计?社区如何构建全民基本卫生医疗保健体系、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为此,《莱芜日报》将对冯家坡(书香美域)的社区管理进行系列报道。
冯家坡社区投资一亿元进行小区绿化,图为具有意大利托斯卡纳风情的小区南门。
构建十分钟医疗服务圈。图为社区卫生室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三年时间,23栋具有托斯卡纳风情的居民楼在莱城北部高高耸立,冯家坡社区已成为莱芜社区改造的典型。随着改造后旧村居民陆续回迁和第一批业主的陆续到来,下一步书香美域社区将如何管理?如何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社区管理、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以及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等服务工作,建设一个居民满意的和谐社区呢?今日推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篇。
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冯家坡社区建起十分钟医疗服务圈
张家洼街道冯家坡社区居民亓孝增的老伴今年56岁,因脑出血长期瘫痪在床已有十五个年头,每个月100多块钱的医药费对这个没有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好在新农合实施后,根据政策,去村卫生室拿药可以报销,这样一来费用比以前降低很多,总算是让亓孝增松了一口气。而参加新农合,亓孝增一家没花一分钱。
自莱芜市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行政村覆盖率实现100%,已惠及86万农民,这其中,就包括冯家坡社区的400多口人。与其它乡镇的村民不同,冯家坡社区居民享受到的是特殊待遇——— 不用自掏腰包,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社区居委会承担。近年来,随着新农合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居民个人缴费标准逐年提高,冯家坡社区居委会每年为全体社区居民支付的参合费用也水涨船高,由最初的几千块钱,已经涨到了现在的两三万元。虽说数额不大,但切切实实让居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冯家坡社区居委会对居民健康保障的重视不仅于此。现在的冯家坡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人口少、需求小的破旧村落,待社区开发的楼盘书香美域全面入住后,常住人口将达到7000人,未来凤城初级中学、凤城高级中学和莱城区教师村也会被纳入社区管理,届时人口规模将会膨胀到过去的几十倍,如何解决居民的医疗问题将会是个大的考验。原有村卫生室一个大夫、两间屋、几张病床的低端配置过去勉强还能支撑着,尚能做到一个电话随叫随到、方便快捷进家服务,但要满足新社区的发展要求已经是万万不能了,组建一套新的保健医疗系统迫在眉睫。社区居委会目前在构思高标准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
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与冯家坡社区一路之隔的市医院扩建项目目前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7.8万平方米的市医院扩建项目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计划三年完成。扩建项目拟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急救中心与外科病房楼,初步设计主体建筑21层,地下两层,设计床位约800张。二期作为医院长远发展规划,拟建内科病房大楼,设计床位800张。届时,不用打的,甚至不用坐车,冯家坡社区居民步行最快仅需十分钟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原来就不远,以后会更近,再也不用穿越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去看病了,安全!床位多了,看病住院也就不拥挤了,舒坦!”居民小李乐呵呵地说。
享受最完善的社区医疗服务,下楼即达卫生服务中心,出门就到市人民医院,冯家坡未来的“10分钟社区医疗服务圈”值得期待。
完善“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幼有所教、病有所医”四大民生保障体系,解除居民后顾之忧
看病便宜了是件高兴的事,但让亓孝增更开心的是居委会解决了他的工作问题。亓孝增家庭困难,居委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逢年过节没少送温暖,但不过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让这个家庭脱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书香美域楼盘开发的时候成立了物管处,居委会第一时间联系亓孝增,给他开出了1600块钱的工资,希望用他掌握的水电技能为社区建设服务,亓孝增欣然答应。如今,住上两套新楼房、按月拿着工资的亓孝增不再为老伴看病开销发愁,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让居民看得起病,先得让居民手里有钱。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居民就业岗位、提升居民创业热情是促进收入增长的必由之路。冯家坡坚持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扩大招商、发展经济、统筹谋划,将社区改建与社区未来的产业带动发展有机结合,力争做到村里无闲人、创收有门路,解决村民进社区的民生问题。具体来说,社区将大力发展产业园,大力发展集聚型工业园区和都市服务业,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经济。同时大力发展都市服务业。社区建成后,将形成3万平方米的商业店面,为此,社区将面向全省全国招商。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相互融合,有机结合,通过引进省内和国内知名连锁店,打造莱城休闲购物中心,以解决居民就业转移门路和集体财力稳定增长问题。
让居民看得起病,还得让居民攒得住钱。为此,社区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千方百计为社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条件,减轻居民生活负担。今年7月份,冯家坡社区推出三项福利:社区孩子上幼儿园的、考大学的、老人达到一定年龄的,都可以享受社区里的补贴。社区党支部书记亓健说:“社区前不久召开的党员代表大会上刚通过了这个决定。这三项新规定可以更进一步帮助居民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据了解,从7月份开始,社区孩子上幼儿园每年补贴2000元;社区学生考上大学的,本科每年补贴5000元,专科补贴3000元;社区老人享受失地险,65到74岁的每月补贴100元,75到84岁的补贴200元,85到94岁的补贴300元,94岁以上的补贴400元。社区的福利还远远不止这些。高高兴兴搬进新楼,不得不面对能否住得起楼房这一问题,为此,社区主动为居民减免了物业费、水费。一位居民说:“社区为我们想得这么周到,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
构建社区“六位一体”医疗保健体系,为社区居民设立健康“守护神”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亓健介绍,根据市委、市政府社区建设的意见,冯家坡社区建成后,要积极推进“六位一体”建设。亓健介绍,所谓“六位一体”就是指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这样一来,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都在社区完成。过去,我们社区只有一个医务室,只能满足打针吃药基本的看病服务,这与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达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下一步,社区将针对1600户居民重新建立7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计划与上级有关医院合作办院,社区提供医疗设备,医院派6至7名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驻社区,使社区医疗门诊达到莱芜先进水平,从而基本实现“一个电话服务就到居民身边”,让卫生服务中心成为“家门口的医院”。
据了解,目前,原冯家坡居民就有67名慢性病人,这些病人每年要随访四次,你想想工作量有多大?社区建成后要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同时注重社区与医院的合作,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护理在中心”的医疗格局。
为了解答记者的疑问,亓健介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前景。
——— 以10分钟医疗服务圈为依托,实行网格化服务。下一步,冯家坡社区将推行“社区医生进家庭”服务,以服务人口为基准数,把楼宇划分为一个个服务网格,推广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分片包干的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家庭预约出诊、居家护理指导、家庭康复指导、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等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低保户、年老体弱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签订服务协议,为他们开展上门服务,咨询病人病史,查看病人的病历资料,并现场为病人查体,搜集好数据后,建立医疗档案,再制定方案,为病人进行精心治疗。为能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卫生健康的相关知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坚持平均每个月至少深入社区开展一次健康知识讲座,将健康知识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 居民健康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打开冯家坡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了解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和用药情况。由于建档数量大,在宋新言大夫的桌子上放着一沓厚厚的健康表,他正吃力地进行电脑录入。据了解,目前电脑录入居民健康档案600余人,同时也在为入住的居民发放调查表,实行随住随录。
——— 针对不同病人,推行个性化服务。下一步,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便、快、效”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尤其要向孤寡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的特殊人群提供服务,同时依托老年公寓,开设“长者健康俱乐部”,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体检、长寿之道讲座等活动。
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彰显了冯家坡社区造福居民、保障群众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普世情怀。冯家坡社区正以只争朝夕的社区建设,促进人的和谐健康发展。
图为社区卫生室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查体。
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图为王大娘展示新农合医疗证。
现代化的设施投入,让居民享受现代化的服务。图为居民展示可视电话。
这是1月14日居民回迁时的情景。小小一张签,携带了一家人的爱与期待。
剩余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图为物业人员正在打扫卫生。
新闻推荐
一座全市标杆社区的经典“名园”——— 冯家坡(书香美域)社区发展篇
本报记者 刘琴今年年初,张家洼街道冯家坡居委会146户居民回迁分房。今年,冯家坡(书香美域)社区进入全面入住阶段,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社区医务室、老年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将逐步完善,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