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在大众词典中从来都是贬义,然而,如今,一种以悠闲的心态干想干的事,随心所欲地放松的“新懒人”风潮逐渐在全球兴起。“新懒人”崇尚简约、淡定、智慧、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在意大利,每年8月都会定期召开“懒人大会”,大会的主席、喜剧作家范托尼认为,懒人的目的或者说最高境界,是以智慧寻求事半功倍的捷径,并在有限时光中争取健康长寿……懒人们需要慢生活,于是“慢设计”诞生。而意大利人卡洛·佩特里尼为抵制快餐及超市文化的冲击发起的慢餐运动,这些看似懒散的生活方式,不正代表了高品质的生活吗?正如英国《懒人》杂志的现任主编汤姆·霍金森在《如何成为懒人》中说,“懒散并不是自我放任,而是艺术化生活的基本手段。”对“新懒人”而言,懒其实就是一种睿智,是一种格调,是放得下;这些懒人更清醒,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他们更快乐,更健康,更懂得享受……
“新懒人”主义素描
职场工作,但不玩命;挣钱,但不拼命;不给自己定过于苛刻的升职或赚钱计划,不会让自己陷入焦虑和无奈。懒人都对自己有很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儿,最擅长做什么。能够找到自然存在的方式,不会盲目去做所有人都做得好的事情,搞得自己很累,也不能实现价值。懒人们通常既做了自己擅长的事情,又超越了别人,还实现了价值。压力在他们身上轻如鸿毛,生活也因慵懒而美丽。
消费适度消费,绝不攀比。让他们被奢侈品牌奴役,绝不可能!比起挽在身侧的奢侈品包包,他们更愿意拥有舒适实用的大牌鞋履。
休息注重养生,不爱泡夜店,不喜欢半夜聊QQ,讨厌陪客户拼酒。周末一定要睡个美容觉。得空,就发个小呆,让大脑放空。
爱好他们都有保持多年的爱好或小嗜好。下班时间一到,当勤快人还在办公室里磨磨蹭蹭的时候,懒人已走出办公大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了。
心态崇尚简约、淡定、智慧、人性化的生活方式,勇于用金钱换取精力和时间。遇到事情不钻牛角尖,对人对己要求都不是很严格,欲望淡泊,洒脱随性。他们喜欢吟诵:危亭在山腹,景物行自变。此乐只自知,傍人任嫌懒。
“懒出境界”能事半功倍
想象里,公司高管的生活无非是工作再工作,飞快工作都已恨时间不够用,哪有可能过上懒人生活?可身为客户总监的Kathy,却推翻思维定律并给出“懒人生活”的标榜,在别人想象的忙作一团里笃定生活。
Kathy著名的三个原则:1.下班不想上班的事。2.周末不加班。3.不带电脑回家。好在她热爱工作挑战且勇于尝试,所以为坚持基本原则,Kathy在工作日狠命做事也劲道十足,挤吃饭时间或超时加班,就是不能带回家或占去周末。周末用来和家人、朋友去复旦的草坪忆旧,大部分的周日午后,他们都坐在衡山路的某个小园子喝咖啡晒太阳读小说,之前则是沿着法租界散步谈心,间或拍下美好的阳光和梧桐树。
很多人好奇,在上海这个越来越快速又物质的城市,Kathy如何享受得起慢悠悠的懒人生活?又如何敢于“适时”置工作于不顾?“不把钱看得太重,不把自己想得太厉害,不把休息看成罪过。”她气定神闲地告诉我们,“物质不是一切,所以我并不爱购物;自己不是公司里主宰一切的神,没有我公司一样转。当然这不是教唆翘班,只是希望过度工作的人能适时地‘放下\’,尤其是现代办公族,有时他们给自己的压力简直大过老板和工作。”
Kathy办公室的电脑里一定存着大量的西方音乐,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比如舒伯特的《游鱼》……她不忘把工作一桩桩分开,干完一桩,就来上一段音乐放松一下。她说这是她提高工作效率的诀窍。她说新懒人不是不干活,而是能找到最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别人再忙,自己都能慢悠悠地喝茶发呆。
做“新懒人”要有勇气放下
在江苏宿迁大学城对面一排灰色的农民房子中,有一栋橙色建筑,名为布拉格咖啡。男主人小戴通常在吧台后调制各种鸡尾酒,或者磨着咖啡,满屋生香。女主人振华则在50平米的大厨房里试验各种新菜,或者正精心地为刚刚出炉的蛋糕裱花。这是他们一天最主要的工作,也是他们的“娱乐”。除此之外,他们就是坐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或者在院子里,喝茶看书聊天,感受四季的变化。
很难想象,如今过着懒人生活的小戴和振华,一年半前还是北京两个典型的白领,整天没日没夜地加班,一日三餐通常必须半小时内解决,每天出门都在为打车而痛苦,虽住同一屋檐下,见面时间也不会超过两小时,而这两小时也常常因为缺少沟通而被用于无谓的争吵。而现在,从他们两个面对面慢悠悠的对话中,你都能感觉出默契来。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他们生活中最有价值的变化。
变化源于小戴的一场病,五年的高强度工作,让他的腰椎不堪重负。医生开出了一个月的长病假。于是小戴去了浙江武义县城的郭洞。在没有电视和一切外来干扰的日子里,他一个人坐在半山的凉亭里,想自己为什么这么累?为什么就不能放下?写了14篇流水笔记后,他豁然开朗,他不想再做从前那个什么都往身上背的人,他要放下,最彻底的放下就是离开北京。当他惴惴不安地把想法告诉振华的时候,振华立刻问他:我们去哪?接着一切迎刃而解。
如果说从前的生活就是透支——透支体力和脑力的话,现在他们就像经历一场风暴,头脑和体力的双重风暴。如今他们的脸庞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他们说重要的是有勇气放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不然你会被无穷无尽的琐事牵绊住,而忘记最初的理想。据ELLE时尚网
相关新闻
懒人手机支架
随着“懒人”风潮的来袭,“懒人”用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懒人手机支架就为手机控们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使用时只需将手机放置在支架上的手机夹中,然后将底座放在某个平面上,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角度,这样在欣赏视频时就可以不用手拿着,轻松观看了。据《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王安忆曾说,城市生活嘈杂、喧闹,很难让人静下心。城市的好处在于,把所有人的需要都综合归纳在一起,“效率高,很便利,也带来安全感。”代价是,难得安宁。于是,选择离开城市去青山绿水间隐居成为人们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