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何以不“公”?
日前,有网友在腾讯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四川眉山市委宣传部办公室开给一所中学的公函。函称,该部门一名干部的孩子要去这所学校读书,“请妥善安排为谢”——
公函具有公文的严肃性和严谨性,将子女求学因素夹杂于公函之中,无疑与公函的本质属性相去甚远,是典型的公器私用。果真如眉山市委宣传部所称,这只是一份职工子女转学证明文件,那么由户籍管理机关予以证明即可,又何须市委宣传部来证明?还明文“请予妥善安排”这等字样?
(据光明网)
离婚限号是权力滥用
为应对汹涌而来的离婚潮,南京主城办理婚姻登记业务量最大的鼓楼区婚姻登记处,遇到人多时不得不临时启用离婚“限号”措施。 (据本报昨日AⅡ14版报道)
作为政府部门,如果不能厘清自身职能,很容易出现行政乱作为,最终损害公民合法权利,给公民增加不必要的时间成本。别用“制度性善意”美化离婚限号了,这种政策归根到底是一种权力滥用。(据《新京报》)
创意十足的“朕知道了”胶带
台北故宫博物院新近推出的一款上面印着康熙皇帝的手迹“朕知道了”的纸胶带,让网友疯传、讨论,直呼超想收藏——
将康熙的霸气字迹与纸胶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普及了文物知识,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才是文化产生的效益吧。
(据《南方日报》)
窃书背德,且莫高论
据7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南京一男子李某有各类“藏书”800余本,但这些书竟全是偷来的!当被问及偷书的动机时,李某回答:“因为我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想从书中找答案。”
此君偷书的理由貌似哲学味十足,殊不知英国哲学家培根早说过:“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而道德品质是完整人格的要义之一,偷书首先是背德之举,其次也违法。何况,不是每个人都要仰望星空的,你也可以脚踏实地。
(本报评论组)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据人民网消息,英国媒体7月26日报道,在持续观测了六个月“中国间谍无人机入侵印度领空”后,印度军队终于查明了它们的真实身份:木星和金星。 由于此前经历的“帐篷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