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华亭讯(通讯员张小兵) 9月以来,华亭县东华镇庞磨村养牛大户禹宏的宏源牧业公司门前每天像赶集一样热闹,前来上缴玉米秸秆的群众排起长龙,两个800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前堆起大山似的玉米秸秆。
“去年,在县农牧局指导下,建成了青贮氨化池,用发酵后的玉米秸秆喂牛,牛不但爱吃,而且长肉快多了。”禹宏看着家里的牛高兴地说。
原来每头牛一次喂6斤料,每天长1斤肉;现在一次喂3斤料,一天却要长2斤多肉,养殖效益翻倍增长,这“营养餐”就是好。10月15日,尝到秸秆青贮甜头的禹宏今年新建的又一处青贮池投入使用。
禹宏算了一笔账:“以前冬季养牛主要靠麦草和精饲料,一头牛一月的喂养成本在200元以上,用青贮饲料可使成本下降到130元左右。今年青贮1000吨秸秆饲料,足够牛四五个月用料,能降低饲养成本近20万元。”
“建氨化池和秸秆青贮有补贴,养牛还有技术培训、黄牛改良等,县上帮的忙多了。”禹宏说。
近年来,为彻底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华亭县通过“疏”与“堵”“服务”与“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把秸秆青贮作为发展草畜产业和杜绝农作物秸秆禁烧的有效措施,青贮池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通过统一配发、零星购置等措施,该县养殖小区、专业大户、分散小户的揉丝、铡草等秸秆饲料加工机械达到4600台,新建青贮池5000立方米,完成饲草青贮18万吨。不仅让养殖户的牛羊全部吃上了“营养餐”,还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存放难题。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肖宝平近日,从华亭县有关部门了解到,2012年全县实施5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70个,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7.3亿元,其中110个项目已全面竣工。招商引资项目67个,总投资125亿元,落实到位资金32亿元,...
华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