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小兵
连日来的几场喜雨,滋润了久旱的华亭县。5月6日一大早,上关乡上关村村民张占军踩着酥软的地垄,走进自家门前核桃园里,看着雨后湿漉漉的地面,高兴地说:“这场雨来得太是时候了,我新栽的1亩核桃苗有救了。”
地处华亭县南部林缘区的上关乡,家家户户都栽植核桃树。但是,自去冬今春以来,降水稀少,气温偏高,新植的核桃苗面临着干旱的考验。
“久旱逢甘霖。”侍弄果树多年的张占军明白,必须抓住这次降雨机会,保墒抗旱。“要抓紧给核桃苗把膜覆上,保住墒,让苗子在湿润的土壤里喝足水。”张占军自言自语道。
回到家里,抱起地膜,拿上铁锹,叫上家人,他再次奔向核桃地。
培土、起垄、覆膜、压土……从早忙到晚,看到一株株核桃苗穿上了自己精心缝制的“保湿衣”,他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这是华亭县林业局农技人员传授给我们的方法,我连续4年都给核桃树覆膜了。”张占军说,“覆膜成本低,一亩地只需花四五十元,不但保墒效果好,还能有效防止倒春寒给果树造成的危害。”
笔者看到,在刚覆上膜的地里,一件件“保湿衣”将湿润的泥土全部覆盖在下面,有效防止了水分蒸发。同时,覆膜的边缘形成了一个凹槽。张占军说:“下次下雨,凹槽还能起到集水的作用。”
“像今年这样的干旱情况,覆了膜的核桃树成活率高,树叶的长势明显也好。”该县林业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果树覆膜后,还可以起到增温、减少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等效果,结出的核桃明显个大、品质好。”
据了解,近年来,华亭县全面落实标准化栽植技术,大力推广覆膜防旱保墒措施,目前实现覆膜的林果面积已达20多万亩,促使全县核桃树存活率达到95%以上,挂果面积增加到了6万亩,每年核桃产值达9000万元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张小兵7月的华亭,万山染绿,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在东华镇刘家沟村,张生财老人也赶上了好时候,他和村上的十几户贫困户都搬进了“零元”小康新居。今年74岁的张生财因患脑梗塞多年,腿脚行...
华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