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地 膜 玉 米 丰 收 了

来源:甘肃日报 2013-10-17 20:35   https://www.yybnet.net/

地 膜 玉 米 丰 收 了

地 膜 玉 米 丰 收 了

本报记者 惠程华

通讯员   张小兵

金秋,关山脚下华亭县广袤的土地上一片金黄,丰收的喜悦飘荡在田野。

近日,在华亭县上关乡水联村千亩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基地,村民杜兴平一边往农运车上扛玉米棒,一边开心地哼着歌。

“今年玉米长得咋样?”当问起收成时,老杜顿时打开了话匣子:“你看这玉米棒子,个大粒饱,掂在手里沉甸甸的,估计亩产在700公斤左右。”

“现在,从种到收,处处讲科技、用科技,为的就是粮食能丰产丰收。”杜兴平高兴地说,“我们这里春季干旱少雨,加上地气凉,给春季玉米种植带来了不少困难。现在有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蓄住了天上水,保住了地里墒,还能提高地温,就像是给玉米穿上了‘保湿衣\’和‘防寒服\’,有了双重保护,不丰收才怪呢。”

“今年夏天,我地里的玉米叶发黄,也长不高。我正为这事闹心时,县上农牧局的‘医生\’来到地头‘巡诊\’,发现玉米叶发黄的原因是播种时底肥不足,要抓紧适当追施肥料。”杜兴平说,“过去种地,全靠‘老经验\’,结果秋收完了一算账,产量上不去,为啥,不懂科技啊!现在种地,从覆膜播种到田管收割,县上的专家都会及时把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就连农资产品,都有技术人员‘保驾护航\’,粮食吃上了这么多的‘科技套餐\’,产量能不高?”

“你车上有些玉米的颜色咋是花的?”面对我们的疑问,杜兴平笑着说:“这是水果玉米,颜色不同,口味不同,紫色的玉米是甜的,白色玉米则是黏的。”说话间,他拿起一个紫色的玉米棒子,“现在,我们种的水果玉米‘相亲会\’开到了田间地头,一到秋季成熟时,外地客商上门收购,论个卖钱。这同样是玉米,用了新品种就是不一样,还是科学种田好!”

“以前玉米收割掰了棒子后,秸秆成了‘垃圾\’,村前屋后满地都是。自从县上推广秸秆青贮后,这‘垃圾\’倒成了‘宝贝\’。”杜兴平介绍说,现在,他依靠秸秆青贮的饲草,饲养了3头牛,既解决了每年11月至来年4月枯草期的饲草问题,又用牛粪作沼气原料,解决了燃料问题,产生的沼渣、沼液还作为肥料还田,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

“全膜玉米就是好,保温保湿产量高,全身上下都是宝,换得现钱鼓腰包。”杜兴平高兴地说起了顺口溜。

新闻推荐

华亭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

华亭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华亭县神峪乡神水路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内的菜农正在为冬季错时上市的大白菜锄草。今年,华亭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采取“政府投资建棚、农户承包经营”的模式,集中建成了...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地 膜 玉 米 丰 收 了)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