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劳务经济助推小康步伐
华亭劳务经济助推小康步伐
本报通讯员 张小勇
“年初,我参加了县上组织的技术培训,现在在附近一座煤矿上班,每月工资基本都在3000元以上。”华亭县策底镇红旗村农民潘飞说。
近年来,华亭县把劳务输转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建设的大产业、大项目来抓。全县今年前10月培训务工人员1.02万人,共输转城乡劳动力3.1万人,创劳务收入4.47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今年,华亭县按照“内抓特色产业、外抓劳务经济”的工作思路,始终把劳务输转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通过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方式,把技能培训与市场用工需求结合起来,使务工人员能够“输得出、留得住、站得稳”,增强市场竞争力。
结合双联行动,该县全面开展了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围绕市场用工需求,开展建筑工、餐饮服务、电焊、家政服务等培训。根据乡镇农村产业培育实际,开展蔬菜种植、药材种植等培训,并严格按照劳务品牌培训的要求规范管理,培训电子仪器仪表装配专业300人,培训合格率100%。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培训,全县劳务输转逐步向基地化、组织化、技能化、品牌化、市场化迈进,劳务输转实现了向非农领域转移,由体力型向技能型、普通工向技术工、低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现在想找个挣钱的活儿容易多了。县上每年组织的劳务输送帮了我们大忙,只要你在乡镇劳务工作站做了登记,总会有一个适合你干的工作找上门来!”通过劳务介绍在一家公司上班的张兵银说。
华亭县还通过每年开展的“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咨询、政策解答、求职登记、岗位推介等服务。以促进本地劳力转移就业为“着力点”,不断强化与县内外、地区间的劳务协作,积极延伸拓展劳务基地。目前,已累计建立省外劳务基地147处。
华亭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如何紧抓煤电化运综合开发机遇,让务工人员就近转移就业成了当前劳务机构关心的问题。为此,该县成立了华亭县兴民劳务派遣服务中心和兴民劳务派遣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加强与华煤集团等地企合作联动,成功派遣450多人在华矿及华煤小区生活服务公司等煤矿企业就业,引导本地建筑、商贸、服务行业吸纳本地劳动力1.5万人。
同时,该县积极推荐“农村青年回乡创业带头人”、“创业明星”、“农村青年劳务输出带头人标兵”,不断发现并挖掘创业能人、致富带头人。截至目前,回引200多名返乡务工者实现创业。
如今,劳务经济已成为华亭农民增收的最大产业和“铁杆庄稼”,有组织的劳务输转正在成为解决全县“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有效途径。
新闻推荐
华亭:“土”年货走俏市场春节期间,华亭县各式年货琳琅满目,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人们更热衷淘“土”年货。土鸡蛋、土鸡肉、农家猪、荞麦面、玉米面等来自农村的“土”货,成了年货市场上的“香饽饽”。...
华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华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