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义文张小勇
初冬时节,走进华亭县马峡镇腰崖村,一条宽阔整洁的硬化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小康屋,朱红色的大门在蓝天白云下,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美丽新村画卷。
坐在新房里,烤着火炉,品着罐罐茶,两名双联户交流起了致富心得:“双联干部真是给我帮了大忙了!2012年帮我家协调妇女小额贷款3万元,还帮助我种了3亩中药材。今年,又修了新房子,药材产业发展起来了,手头比以前宽松多了。”双联户苏义说。帮扶户董学宁接着说:“可不是,我盖房子时,张委员帮我协调了20方沙石料,8吨水泥,为我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大难题。”
马峡镇腰崖村是市政协委员、马峡镇党委书记张飞的联系点。通过广泛调研,张飞为腰崖村和2户帮扶对象量身制定脱贫计划:种药材、养肉牛、搞劳务;为村子也制定了9字发展计划:培产业、改环境、抓党建。为彻底改变腰崖村面貌,他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累计实施了道路硬化、自来水入户、文化广场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农村学校改造等民生项目9个,有效解决了腰崖村基础设施薄弱、发展活力不足的问题,改善了人居环境。
“为了村上的发展,双联干部真是把力出了,办成的实事、好事,掐指头算,我这一双手的指头还真不够用。”村支书唐德智盘算起了村里的变化:累计开展药材种植、项目管理等专题培训6期,并衔接县农牧局、劳务办等单位举办培训班8次,推动腰崖村群众种植药材1100亩、养牛230头,输转劳务300人次,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腰崖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1年增涨了51%,达到2830元;积极衔接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2家,研究制定了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办法,推行“农户+企业+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了4个千亩药材基地,带动全镇种植药材2.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1380元,增长到2998元……
“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张书记是抓党建的行家里手,挖腰崖村的穷根,张书记的第一锄就是从党建下手的。”唐德智说,村里按照“支部+协会”的产业发展模式,组织会员在资金、技术、信息方面互帮互助,现在大伙致富创业有了主心骨,有奔头了。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