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关山脚下的地摊艺术

来源:平凉日报 2015-03-05 18:42   https://www.yybnet.net/

□石巨福

一支小曲,在一地流传千年之久,那就不光是文化和艺术,而是传奇和奇迹了。华亭曲子戏,作为一朵地方曲艺的奇葩,在雄壮的关山脚下已经装点了千年的美丽。

据载,华亭曲子戏源于宋代,此前估计已在街市坊间流传许久,只不过没有确切文字印证罢了。从起源至今一路传唱,经历元明清,走进新时代,从没间断。

华亭曲子戏又称“地摊子”,是正版的民间曲艺,和所谓的“地摊货”不沾边。她和关山东麓天地间的凌厉春风、燥热酷暑、充沛秋雨、干旱严冬一样,个性突出,特色明显。演唱时不特意搭建舞台,只在街头巷尾、庭院宅第、田边地埂划定区域,四五张板凳摆成半圆,板胡、二胡、三弦、锣、钹、鼓等乐手列坐其上,中间是舞台,敞开的半圆留给观众“围地而观”,这就是“地摊子”称谓的出处。

茫茫千年,何其漫长!其间杀伐征战、疫情疾病不断来袭,大开大合、大悲大喜司空见惯,面对天灾人祸、大风大浪,华亭曲子戏在凛冽朔风里,在干旱枯焦里,在阴冷潮湿里,不偃旗息鼓,不干涸断流,传承一方粗犷和博大,延续一支文脉和文明,实在令人垂首致意,感佩之至。

华亭曲子戏劲道绵软的特质从何而来?

细细揣想可知,这源于她千年修炼的道行。华亭曲子戏不是一爿封闭的庭院,而是一座开放的殿堂,她时常打开大门和窗户吸纳新鲜空气,吸收和借鉴其它戏曲和音乐的唱腔和演绎手法为我所用,以丰富和完善自身。

华亭南部和陕西接壤,民国期间,华亭曲子戏受全面传入的眉户戏的影响,格调一分为二,形成了南北两派,汭河以北仍保留曲子戏的老腔老调和传统表演模式,汭河之南则吸收了眉户剧成分,但从根本上还是以曲子戏调式及表演为主流。因此,华亭曲子戏便有了眉户戏的余味。华亭曲子戏还有元曲杂剧的腔调,唱腔属于联腔体,由众多曲牌连缀而成,常用曲调百十个,以《前月调》、《背宫》曲牌开头,《月调尾》收场,剧目全为小折戏,剧终报剧名,一唱到底,这在全国梨园中属于特例。

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华亭曲子戏还经常进行自我清理打扫,掸去灰尘,洗涮污垢,驱赶蚊蝇,使其长期处在了一种超凡拔俗的清新自然中,由于早期的清唱形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观感要求,一些民间艺人根据元杂剧的风格及套路,编写简单唱本,植入简便道具,设置情节悬念,注重引人入胜和教化于人,不断优化完善,便成了华亭曲子戏的生命特质。

上世纪后半期,每到正月,乡亲们享受完拉魂面、饺子和肉菜等物质食粮后,纷纷去品味曲子戏这道精神文化大餐。如遇下雪,曲子戏场子早被人扫出了一大片空地,接着一见雪落见白就清扫,扫了又落,落了又扫,一遍又一遍。只要乐器一响,演员和观众一起唱,场面十分热烈。大雪未停,个个身上一片白,眉毛都上了一层霜,但大家毫无知觉,唱的人只管唱,哼的人只管哼,看的人只管看,都坚持到了耍狮子谢幕方离去。现在虽然条件好了,娱乐方式多了,但乡亲们观看曲子戏的劲头丝毫不减。

入场的狮子,出场的旱船,垫场的秧歌,背本的曲子。每次演出前,春官、“狮子”要到各家去拜年,先将大门关起,春官说出“社火来到你家院,却见主人把门关。左手开门生贵子,右手开门生千金”之类的吉利话后,才打开大门,燃放鞭炮迎接“狮子”,“狮子”进门后在院里耍一圈,然后去上房拜家神,主人家拿出糕点、糖、茶等予以回馈。正式演出时,先耍“狮子”后开唱。第一曲大多是《天官赐福》,或者《八仙上寿》,接着是《李彦贵卖水》、《小姑贤》,或者是《下四川》、《顶砖头》,八九曲下来,一般都近凌晨了。华亭曲子戏演出区段一般在正月初五至二十三,平时婚丧及庙会也演出。做功主要在表情和动作上,表演时旗代轿、鼓指磨、鞭作马、帐为床,演唱以“四页瓦”、水子(碰铃)敲出节奏。

华亭曲子戏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曲,它具有浓郁的五谷香气和泥土芳香,紧附于粗线条的西北人的生活生产,追逐着豪放淳朴的黄土高原人对艺术的朴素理解和精神享受,变戏谑为艺术,变大俗为大美,格调轻快流畅,语言诙谐幽默,故事说理性强。“皇王开科选,上京去求官,途遇故友名叫公孙赞,他将只梅狐绑坡间,上前去把情讲,救梅狐归山坡,得道梅狐感恩将我报。”(《闹书馆》)“我老爷做官清廉,爱百姓不爱银钱,两个铁匠来告状,原告被告各罚两张镰。”(《告斧头》)人们大多耳熟能详,连小孩子都能唱上几句。一曲一曲唱,一段一段看,没有人中途离开。对于曲子戏艺人而言,唱曲子和K歌差不多,那是表现机会,大家争着抢着上台,推着让着客气,热热闹闹,欢欢喜喜。

近年,随着群众精神需求的转变,电视、网络的普及,秦腔社团的壮大,都挑战着华亭曲子戏的生存,一些曲子戏班解散,一些班社改唱起了秦腔,部分剧目和曲牌失传,知名艺人不断辞世,曲子戏的传承面临着严重危机。

令人欣喜的是,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华亭曲子戏跻身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国宝”的形态享受特别保护和延续,进入历史新阶段。华亭县还成立曲子戏研究所,重新组建演出班社,之前散布全县各村各社的艺人们又忙活起来了。相信曲子戏会更好的传承和扩大华亭人喜爱戏曲、热爱生活的精神。

新闻推荐

华亭县职教中心喜获佳绩

...

华亭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华亭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关山脚下的地摊艺术)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