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建文
“前段时间看电视剧里有个马向阳是个大能人,没想到我们村也来了个把老百姓事当自己事干的好村官。他把咱群众当亲戚,我们也拿他当自己人。”近日,记者走进华亭县神峪乡张家磨村李家坪社,村民王俊一提起来村子挂职锻炼满一年的村党支部常务副书记刘瑞,连连称赞。
王俊说,刘瑞刚来村时大家都担心会不会来个“官老爷”,说个空话,走个过场,时间一到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没想到,刘瑞来村里的当天,就和村民拉家常,问情况,挨家挨户跑村里的困难户。村主任杨权说:“刘瑞来村子不到一个月就摸准了村里的情况,为村里长远发展制订也规划,还一一列出了近几年要为村民措办的实事、好事,有想法,也有恒心。”
45岁的刘瑞,是平凉市招商局招商引资科的科长,2014年元月,市委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时,他主动请缨,来到了他所在单位的双联点,成为张家磨村的一员。
“没架子、爱群众、头脑活、肯干事。”这是张家磨村群众对刘瑞挂职一年来的评价。
一年来,刘瑞几乎很少回家,多数时间都在村上忙活,经常在田间地头、农家牛棚、核桃产业园、村部会议室中来回穿梭,村民都说他已经是地地道道的张家磨人了。
当记者问刘瑞到村上来干的最满意的事是什么,刘瑞毫不犹豫地蹦出两个字“修路”。他说:“我的目标是一年至少干成一件实事,起码按挂职3年满要让村里面貌大变样。”
一条坡陡弯急的村巷道路曾经一度成为制约李家坪社22户92口人出行难的“头号难题”。依山而建的李家坪社村落成阶梯型,一到雨雪天村子巷道泥泞不堪,住在高处的村民根本无法出门。村民抱怨声不断,期盼修路的眼神也刺激了刘瑞。
去年9月,刘瑞尽快召集村两委协商敲定,又多次召集村民大会民主决议。说干就干,但资金从哪来又成了一个最大的拦路虎。下定决心的刘瑞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通过跑企业拉赞助、找朋友帮忙出借施工设备、托亲戚联系砂石材料、找乡政府寻求帮助,通过多方努力,他争取到了县上“美丽乡村”建设扶持的40吨水泥,免费借来了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施工设备,最后又动员群众筹资筹劳,每家每户按人头出资100元,全社村民齐上阵,经过1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长达635米的通社水泥硬化路顺利完工。按建造成本计算,刘瑞为村上节约了建设资金20多万元,群众交口称赞。
村党支部书记唐玉彬说,“刘瑞来到村上,村班子感觉更有活力了。”
“输血不如造血,扶贫不如扶智。现在农民缺的不仅仅是钱,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农民致富的技术本领,健全正确引导农民致富的政策支持。”这是刘瑞时常跟村班子成员讲的,也是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到村挂职以来的心得总结。
谈起今后打算,刘瑞说想为村民办成4件实事:一是对700多亩的核桃园利用高接换优技术实现核桃优良品种换代升级;二是拓宽核桃产业路3条5公里;三是硬化村社巷道110条1890平方米;四是争取建成张家磨幼儿园,解决35名适龄幼儿上学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
华亭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华亭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