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华亭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兄弟当“牛倌”

来源:平凉日报 2015-11-02 18:1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李新龙

“养牛既然能供出大学生,那一定就能挣到钱!”

“养牛?不念书也照样养,花那么多钱上大学就是为了回来养牛?”左邻右舍听了高刘渭的想法后,纷纷摇头。

“在大城市,月薪就算上万元,辛辛苦苦十几年也不一定能买个房子。”

2012年7月,华亭县马峡镇寺沟村的高刘渭大学毕业后,在外打拼了一段时间,放弃城里的工作,回到家乡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养牛创业。高刘渭把养牛的想法告诉了刚大学毕业的堂兄郭威,兄弟俩一拍即合,先后找到村委会、镇政府,表达了他们的想法,结果镇上和村子都非常支持。见儿子铁了心,父母尽管很不愿意,也只能支持儿子闯一闯。

兄弟俩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在村子河边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养殖场,当年他们养了了6头牛和100多只羊。

收购——追肥——出售,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一算账,一年下来赚了五六万。

小试牛刀,兄弟俩尝到了甜头。“我们的目标可不是只当个小牛贩子,想要干出个名堂来,就必须得扩大规模。”高刘渭说。

兄弟俩一人负责养殖,一人抓管理、跑市场。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经验后,他们决定,调整养殖品种,以养殖品种好、生长快的“架子牛”为主,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关山脚下的寺沟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养殖的优势,不但水草丰盛,每年还会生产大量的玉米秸秆,这些都是肉牛养殖的理想饲料。

兄弟俩流转了500亩山地种植饲料,200亩川地种植玉米。扩建了养殖场,新建4座牛棚和两个青贮饲料氨化池。

“也是赶上了好政策。当时,农牧局的干部下乡调研,得知情况后,主动和我们联系,帮忙申请到了40万元的养牛大县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资金和30万元的草畜贴息贷款,还免费送了700多斤苜蓿籽。”郭威说道。

“现在一共有86头牛,今年预计出栏30多头,一头牛的利润保守点按5000元算,今年能挣个十五六万。”高刘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有牛棚,可这几年,多半人都不在家种庄稼,外出打工,没人养牛了,牛棚闲置着。最近,我们正在和大伙儿商量,准备学习“基地+农户”的养殖模式,在村上建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我们专门负责养殖基础母牛和技术指导,然后向村民投放牛仔,实行订单回收,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养殖,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新闻推荐

市工商局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自去年月工商登记

...

华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华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学生兄弟当“牛倌”)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